信息化概论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周宏仁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7章农业、农村信息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
审慎推进中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推进策略
第7章农业、农村信息化
本章重点
信息技术是促使农业向高科技农业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化对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重要性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推进策略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
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美国现代农业的形成
归功于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化学化
美国农业发展的两大方向
农业的信息化
生物技术化
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通过机械化和化学化替代畜力和人力,第二次农业革命结合使用生物和信息技术以实验室培育替代土地耕作,产生工业化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采集
农业生产信息的自动采集、传送和处理成为现代农业信息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采集的重点
面向农情的信息,包括地理环境信息、土壤及其环境信息、本地气候信息、水环境信息以及与作物生长状况相关的信息
涉及农业生产信息采集的技术范围宽广而复杂
遥感数据采集技术在农业生产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智能、生物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在农业生产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农业软件在环境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
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对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进行准确采集的基础上,对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农用机器人的发展受到重视,已经开始用于牲畜的生产管理,农作物的种植、培育和收获等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
农业生产中的人力成本日渐高昂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
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
各种专家系统的使用,例如:美国的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通过采集气象数据预测何时灌溉和施肥);加拿大的“施肥顾问”专家系统(根据不同的土壤基础和含水量混合使用各种肥料);摘棉花机和西红柿收获机;用于牲畜管理的专家系统
农用软件公司开发的农业科技文献资料检索系统,帮助农民就农业的生产、管理、财务等问题进行决策
审慎推进中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
背景
8亿多农民,贫穷、分散、落后、没有文化、不会用电脑等
农业产业化问题没有解决,农村财力薄弱,农业的信息化人才资源匮乏,农民自身的信息素质有待提高等
不搞农业、农村信息化将错失发展机遇
实现中国农业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当期中国农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初级阶段的信息化,即利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农产品的市场信息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种好田、卖个好价钱”
审慎推进中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效益原则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原则
从效益出发,要基本做到“稳赚不赔”,十拿九稳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是农业、农村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信息化战略制定的核心:明确本地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推进策略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利用信息化这个手段,通过消除经济鸿沟而达到消除数字鸿沟的目的
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不能只从消除数字鸿沟出发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第7章 农业、农村信息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