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流人研究及首届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流人研究及首届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兴盛
 
 
我国流人研究
 
    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产生过流人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考流人一词产生于先秦时期,当时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流亡于乡里以外之人(即汉代出现的流民),另一种指“以罪见流徒”者,即因犯罪而被统治者强制迁徙(流放或贬逐)之人。后来由于流人、流民之含义的分工愈趋明显,至明清时流人基本上已成为称呼流放、贬逐者之专有名词,而流亡于乡里以外之人则被固定地称为流民。基于此,为研究上的方便,我本人数十年的这种研究,采取“以罪见流徙”之说。其实“以罪见流徙”之说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这种流人中,固然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分子,但也有大批无罪之人,如宋金战争中,因“靖康之难”而被金军强制迁徙东北的20余万北宋军民,又如被流放新疆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与邓廷桢等皆是。我经过近30年的研究所作出的结论为:流人是由于以惩罚、实边、戍边或掳掠财富为指导思想的统治者认为有罪而被强制迁徒(流放或贬逐)边远之地,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的一种客籍居民。简言之,即由于统治者认为有罪而被流放贬逐之人。
    至于中国流人则指历代在我国疆域上或我国藩属国领土上(如韩国济州岛)被我国政府所流放、贬逐的各种类型的流人(其中包括日本、朝鲜、安南等国籍之人)而言。
    这种流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时代,伴随着战争的产生、人口的掳掠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斗争与阶级专政的产物,并伴随着流刑的产生发展而愈趋制度化。
    至于流人史,我认为它是以历代流人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历史分科。也就是研究与阐述流人这一个体或社会群体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历史作用、规律的学科。而中国流人史则是研究、阐述中国流人这一个体与社会群体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作用、规律的学科。
    至于流人文化,此前学术界不存在此说。因为此前所有的学者(包括本人)都认为流人至边疆后传播了中原文化。而我本人在1996年中秋节时,由于受到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朱鸿林教授邀请我参加其母校香港珠海学院学术会议的来信之启发(来书请我写一篇综述“流人思想文化特点之文字”),于次年4月19日该校盛会上,首次向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流人文化这一新的名称、概念与命题。
    根据本人的研究,我们认为,流人文化是指流人这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也就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所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精神与物质的)的总和。这种文化是汉民族中原文化与流人队伍中其他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汉民族中原文化与边疆固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流人初至边疆时所持的汉民族中原文化在与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后,陆续形成了流人文化。
    由于流人队伍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人士的综合体,因此,流人文化则是以汉民族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综合体。这就是流人文化的实质。我们如果说流人传播了中原文化,正是从这种意义讲的。但由于流人文化已不是原有的中原文化类型,因此我们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研究流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流人文化作为一种新学科,不仅为我国流人学的创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边疆(包括黑龙江)历史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填补了边疆历史文化研究的许多空白,从而成为边疆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由于流人出塞前的事迹是中原内地历史的组成部分,因此流人文化与中原内地文化也有着血肉联系)。流人文化可以为今日边疆新质文化的创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流人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与开发、利用,既可为边疆各地开发旅游新资源,提供文艺创作新素材,还可以提高流人所在地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流人史、流人文化之研究及其深化实有必要。但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这种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冷遇,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种情况才有了大的改变。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流人史的综合整体研究始于谢国桢先生1948年出版之《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我本人就是在谢老启迪、鼓励、支持下,为了弘扬与传承谢老开创的流人史这种新学科,自1980年起就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这种研究,撰写并出版了《东北流人史》(1990年),《中国流人史》(1995年)两部流人通史及流人问题理论研究之作《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2000年)。此外有流人传记之作《诗人吴兆骞系列》3册及流人文献之整理、流人诗歌之选注等书,同时还在为构架流人学之框架而奋斗。
    目前全国各省政府都出台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文件与举措,为此都在利用与开发本省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如海南岛以苏东坡遗迹为代表的流人文化早已在大规模的进行开发(只不过打出的旗号为东坡文化而非流人文化),清代

我国流人研究及首届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