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京政治高考报告会会议精神介绍
康振民教授提出并讲解的十八个重要问题:
一、中崛起的发展战略──关于世界格局和中国的安全环境问题
二、在二十一世纪的前20年中,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的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几个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三、2004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十分重要的关口
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六、关于“三农”问题(重视中央“一号文件”)
七、关于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两个政策
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04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九、积极扩大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十一、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实施党内监督、增强党的团结与统一
十二、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司法为民
十三、强化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思维
十四、关于人才强国战略
十五、我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十七、“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体现的伟大精神
十八、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政治文明建设问题
陈宗杰老师谈学习今年《考试说明》的体会及应试策略
一、研究变化、调整思路
1、研究变化
(1)命题方式变化:自主命题;依据《考试大纲》;试题平衡、平实、平和;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
(2)考点内容变化:
今年《考试说明》公布的考点共有160个,较去年有较大的增删、修改。增删、修改的依据是现行教材的变化,即党的十六大精神进入了各年级教材,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所以,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2、调整思路
(1)增加难度,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基本事实
(2)突出重点,理清线索
(3)有的放矢,克服弱项
(4)关注生活,适当联系
二、解读考点、突出重点
1、每年高考所涉及的考点仅占当年公布考点的1/3左右,且纵观历年高考,考点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因此,我们在复均使用力量,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要考点。确定重要考点的依据是:(1)高中课程标准的规定;(2)与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联系的紧密度;(3)与年度间重大时政联系的紧密度;(4)去年已考过的知识点一般不作为今年重要考点。据此,在160个考点中分别确定了若干重点考点、理解性考点和一般性了解考点。
重点考点(10个)
理解性考点(16个)
一般性了解(25个)
经
济
常
识
1、价值规律的作用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国家的宏观调控
4、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6、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7、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8、市场交易原则
9、经济全球化
1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
3、货币的职能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
6、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7、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9、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0、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3、财政的巨大作用
14、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5、外汇与汇率
16、我国对外贸易基本原则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略
(共51个考点)
重点考点(17个)
理解性考点(8个)
一般性了解(40个)
哲
学
常
识
1、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3、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6、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7、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8、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9、内因和外因
10、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1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
14、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15、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16、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7、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1、物质
2、意识
3、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所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7、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统一关系
8、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略
(共65个考点)
重点考点(7个)
理解性考点(4个)
一般性了解(33个)
政
治
常
识
1、依法治
2004年南京政治高考报告会会议精神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