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膁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蒈胡敏中袆摘要:物质文化是以固态或静态形式为表现手段和传承方式的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则是以动态或活态形式为表现手段和传承方式的文化。物质文化具有规模大、传播速度快和保存时间长的特点,而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活性、生动性和场景性。非物质文化是物质文化之母,物质文化属于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属于底层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相互包含和互动的。袄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静态、活态羃薁199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并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公布了3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大类518项),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这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这一概念引起了媒体和学者的重视。在我国,从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并且大多是从保护民间民族文学艺术的角度进行的,而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哲学研究,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几个一般性理论问题。羆一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也叫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是否依赖物质形态而言的。而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从文化存在的形态和本质属性而言的,所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精神文化相对应的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它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的,如饮食、文物、古建筑;,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它的本质属性是精神,如思想、知识等。有学者对同精神文化相对应的物质文化提出了质疑,认为流行的“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是不相容的,因为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而“物质文化”既包含着物质,有包含着精神文化,这就会得出文化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矛盾结论。如果把物质文化释义为“物质的文化”是不可取的,把它释义为“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则是可取的。(孙显元,第7页)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和讨论的,如果“物质文化”概念不能成立,那么就否定了文化存在的多样性,也不能很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莁物质文化当然是以物质为存在载体的文化,但很大一部分精神文化也要有一定的物质为存在载体,那么,怎样才能区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呢?这要看文化形态的本质内容和属性,如果文化形态的本质内容和属性是物质的,在本质上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文化则是蕴涵在这一物质形态和物质需求之中的就是物质文化,如饮食文化应属于物质文化,因为食品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它本质上能满足人的饮食需求。但食品是人加工制作的,它包含着制作者的观念和技术,另外,人消费食品的过程会逐步形成特定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这些都是文化的东西,叫饮食文化。文物也属于物质文化,它同饮食文化这种物质文化有所不同,饮食文化是物质的餐饮消费和文化消费同时进行的,

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