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均一、白杨坪林区基本情况及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原白杨坪乡)位于丹江口市南部山区,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业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山区乡镇。山大人稀,森林资源丰富。古名簸箩岩乡,全区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706人,其中农业人口2308人。,林业用地面积近16万亩。主导产业为农业,优势产业为林业,菌特产业收入为林区经济主要来源,且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据统计,2010年全区从事食用菌生产的277户,从业人员700余人。菌特产品为香菇和木耳。除香菇有部分的袋料生产外,其他均为段木栽培。全区木耳生产达268户,生产量21万根,生产总量20000斤,产值60万元;段木香菇生产达108户,生产量8万根,生产总量2万斤,产值40余万元;袋料香菇生产达9户,生产量3万袋,;从以上分析,袋料生产效益优越。二、白杨坪菌特产业发展发展前景1、生产历史悠久。白杨坪生产菌特的历史已经500多年,依靠林业及发展菌特业进行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发展优势,也是必经之路。2、生产条件优越。一是优越自然环境和适宜气候条件为白杨坪林区发展食用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二是丰富的森林资源、农业秸杆、稻草、玉米芯、刨花、杂木屑等为发展栽培食用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三是历史悠久的栽培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新利用,彰显栽培食用菌巨大的发展潜力;四是栽培食用菌费旧料可再次利用,食用菌菌糠是优质的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发展食用菌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总要求。3、开发潜力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食用菌凭借其特有的菌物蛋白(不同于我们平常食用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独特的风味、营养、药用保健功效,产业将稳步发展,市场广阔,开发潜力大。目前,“荤、素、菇”的搭配饮食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据专家预测,我国今后食用菌消费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国内为一个巨大消费市场空间;食用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之一,近年出口量急增,海外是一个巨大消费市场空间。4、白杨坪食用菌协会的成立,大力推进食用菌生产专业化协作,积极探索“协会+农户”发展模式,一部分农户通过专业合作发展食用菌生产脱了贫致了富,其创新性成功的做法,为促成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发展开好了头。从生产历史、生产条件、市场需求及成功的做法四个层面的分析,白杨坪食用菌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要较好地处理好量与质、产供销、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只要及早计划,科学的安排,实现和谐发展。国内外市场的看好,使白杨坪食用菌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三、当前食用菌生产存在的问题1、生产规模扩展缓慢,生产有下滑事态目前从业人员只有400户,从事专业约50人,约占白杨坪农民总数的2%,比例相对较低。袋料栽培规模以上发展的村出只有珍珠岩村。段木栽培生产产量大幅下降,经过产业结构推广,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解决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全区下一步着重要解决的问题。2、自然生产加工方式陈旧切相对滞后,龙头示范带动能力弱小。传统的生产模式,决定了白杨坪食用菌精深加工和新品种利用相对落后,在以数量型为主的传统生产中,食用菌生产缺乏技术导致产品质量不高而丰产不丰收。再者,自然方式栽培,对于鸟类的侵害防不胜防。全区仅有
白杨坪食用菌产业发展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