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为何会痛苦.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叔本华伦理学和佛教之痛苦的根源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届自动化6班秦小娟201100170195[摘要]叔本华哲学最具特色又最糟非议的是他所提出的悲观主义理论,本文阐述了叔本华生命之为痛苦的基本观点。以及佛教论痛苦的根源。将两家之言的痛苦加以比较,得出自己对痛苦的感悟,以及面向人生的态度。[关键字]:世界就是表象与意志,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现象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在这种生存意志的基础上,叔本华推出了一幅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人生哲学图画:看不到半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感到人生的痛苦,无休止的烦恼,生存空虚,以及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具体来说,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是痛苦的人。叔本华说:“任何一种愿望也都是苦,愿望的诛求使我们不得安宁,而那种难以忍受的无聊更使我们的生存成为沉重的负担。”即是说,欲望使人不得“安宁”,人只能与痛苦相联系,人的“无聊”,更使人感到“沉重的负担”,同样是更深的苦。第二,人生是痛苦的人生。分裂性的矛盾伴随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总是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会随之产生,人生俨如钟摆一样,总是在一种欲望和另一种欲望之间摆来摆去,由于人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分裂性的矛盾,所以人生不可能有什么欢乐和幸福。第三,人生是灾祸。叔本华认为,每个人所追求的只能是自己的欲望,别人的欲望是由别人的意志决定的,一个人不会知道别人的欲望是什么,不会按别人的欲望行事,所以人人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根本不存在利他主义,自私自利乃是人的“自然立场”。人的“自私本性”使人与人之间和“狼与狼之间一样”,必然出现争斗、欺诈、战争、统治,人的生活不会有半点和平和谦让。第四,生存是绝对空虚的,人生是无价值而言的。叔本华说,世界本来只是“我的意志”,“我的表象”,那么“没有意志,没有表象,也没有世界”。按他的逻辑,一个人死,也就没有了“我的意志”,所以是世界末日;而在这个人生前,世界只会是这个人的意志,因此也只是“无”。世界本来是在个体意志的表象中存在的,人所讲的世界是自己意志中的表象世界,哪里会有什么意义可言呢?人生哪有什么真性的价值,世界本来是绝对荒芜和空虚的,人的活动哪有什么意义可言。第五,人生是一场噩梦,只有“寂灭中的极乐”。人生受与生俱来的意志驱使永不会停止,所以人没有任何自由,只有在意志驱使下“不奔驰”。从上述可以看出,叔本华认为生成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理论,既是他意志主义本体论合乎逻辑的结果,更是他自己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而这两方面都强调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生成意志之痛苦是自我中心主义的结果。,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来看,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佛学的人,如不了解真义,以为人生既不圆满彻底,就引起了消极悲观的态度,这是不对的,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要我们知

人为何会痛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9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4-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