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一一一
代许多诗人,以诗名世,或只其成句用人《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
一篇,如张若虚之《春江花月: / : 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
夜》,称为“孤篇横绝”;或只一句,如谢道化也。黄山谷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
韫之“咏絮”;或只一联,如谢康乐之“池且诵之有矜色焉。”陈廷焯《云韶集》卷
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虽其余别有好一:“此中自有真乐,难与俗人言也。又
诗,不专在此,然传播于后世,脍炙于人●之’,一;黄鲁直云:有远韵。”‘‘真乐远韵”确实道
口者,终不出此矣。张志和名于后世,亦一出了《渔父》词的真正意蕴,惜乎后人没
是得力于他的《渔父》词。有详细阐述,笔者不揣浅陋,意对“真乐
张志和《渔父》词一出,引来和作、继远韵”四字做进一步阐发。
作不休,尤以唐宋为盛。张德瀛《词徵》
一
中列出和作者名单:“其时子同弟松龄及. . . 、真:无矫揉之态
南卓、柳宗元、颜真卿、陆鸿渐、徐士衡、“渔父”形象,不始自张志和,远在先
陆成矩并有和章。《乐府雅词》谓是调至贵州凯里学院秦的庄王雨子容、屈原诗文中就有描述。《庄子》
宋时已不能歌,故黄鲁直衍之为《鹧鸪和《楚辞》都有《渔父》单篇,形式和主题
天》,苏子瞻、徐师川复衍之为《浣溪有相似,《庄子·渔父》写渔父与孔子的对
沙》。五代而后,惟孙荆台体与张异。若~ 话,《楚辞·渔父》是渔父与屈原的对话。
和凝、李殉、欧阳炯、张炎、完颜踌均仿张《庄子·渔父》借渔父批评孔子积极人世
体,盖由张始也。”言之甚简,倒是吴曾的思想行为,认为孔子提倡的仁义、礼
《能改斋漫录》对宋代文人的继作情况记乐、忠信的伦理思想是“仁则仁矣,恐不
载很是详细,罗莹对张志和《渔父》词在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主张“法天
唐宋时期的传播情况有过考述,可以参贵真”、返归自然。《楚辞·渔父》里那位渔
看,此不再赘述。父对屈原很了解,当见到“颜色憔悴、形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今浙江容枯槁”的屈原时,立即辨认出是三间大夫;得知屈原的
金华人。年十六擢明经第。肃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处境后,对屈原说出“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吾录事参军。因事贬南浦尉,遇赦还。因居江湖,自号世人皆浊,何不溷其泥而扬其波”的话,劝屈原“与世推
“烟波钓徒”。《新唐书》有传。移”;当劝说无果之后,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
后世对张志和《渔父》词评价甚高,如苏轼赞其“清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沧浪歌》而去。自此
丽”,黄庭坚说它“有远韵”。清代一些学者大多沿袭苏、以后,“渔父”作为一种隐士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确立
黄评价。许昂霄《词综偶评》:“渔歌子张志和‘西下来。
塞’,涪翁称其有远韵,信然。”黄苏《蓼园词评》:“黄张志和《渔父》词,是词体渔父题材的开创之作,引
山谷日:‘有远韵。’按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来后世无数效仿之作,在上文已有介绍。现象的介绍不
之患,对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在此,笔者只想提醒,后世那么多
墨人化,超然尘埃之外。”刘熙载《艺概》卷四:“张志和效仿张志和《渔父》词的人物当中,有几个会忘却尘世,
《渔歌
《渔父》之“真乐远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