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杨建芳.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杨建芳.doc:..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杨建芳(江苏省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南通226400)【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7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住院患者(包括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作为木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完成治疗次数、NORS量表评分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完成6次及12次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观察组治疗后NORS量表评分改善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无缝隙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无抽搐电休克;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26-0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祌疾病的一种方法,电休克治疗后易引起肌肉疼痛、记忆障碍、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为提高电休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木文将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2015年12月收治的127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木文研究对象,男79例,女48例,年龄在37〜54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岁,首发病例52例,复发病例8例,病程在11〜2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月,观察组67例,男41例,女26例,平均年龄(±)岁,首发病例57例,复发病例10例,病程在13-2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plUSmn;)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则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治疗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电休克治疗前给予心理疏导,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恐惧及疑虑,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治疗前要求患者停止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术前禁食禁水,减少治疗中大小便失禁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前注射肌松药,将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取下,尽量穿宽松舒适衣物[1】。治疗中护理,指导患者取自然舒适卧体姿势,解开患者衣领、鞋带及皮带等奋束缚的地方,常规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肌松药及麻醉药吋防止渗漏,电脉冲开始后观察患者肌肉冇无抽搐、震颤反应。治疗后护理,为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治疗后位及吋清理U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观察患者呼吸频率、睫毛反射及意识清醒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临床医生,鼓励患者卧床休息或睡眠,预防安全事件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恢复后先期多餐少食,期间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对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给予对症处理[2】。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杨建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9-04-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