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12年统计年报和2013年定期报表)江苏省统计局印制2012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本制度由江苏省统计局负责解释。目录一、总说明……………………………………………………………………………………………………(2)二、报表目录…………………………………………………………………………………………………(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SG301表)…………………………………………………(4)(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市、县(市、区)主要统计指标月报(SZ401表)…………………………………………………(14)四、主要指标解释……………………………………………………………………………………………(15)五、数据来源…………………………………………………………………………………………………(22)六、附录江苏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23)一、总说明《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以收集我省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目的,为党和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社会各界参与和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全面、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综合水平等基础情况方面的统计信息。(一)组织实施单位各省辖市统计局为本统计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单位,对上报的数据质量负总责。(二)填报范围填报范围为省辖市、省辖市市区、县(市、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三)、统计口径和计量单位及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收集和整理统计资料。不得改变指标的口径、范围、计量单位、录入代号等。对于统计指标口径和计算单位与本制度规定存在差异的,要按照本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转换。2.“全市”涵盖省辖市的全部行政区域,包括城区和所辖县(市);“市辖区”涵盖所有城区,不包括市辖县(市)。“万人”、“万人次”、“万平方米”,请保留2位小数,为“%”者或指数,请保留1位小数,其他不保留小数。,对指标数据进行缺值检查、逻辑检查,并与上年数据进行对比,对异常值须进一步核实并作详细说明。(四)。各省辖市统计局将年报打印表、数据文件、填报说明、数据变动情况说明等文字材料,于2013年4月23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省统计局综合处。年报工作总结、2012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综述于2013年6月10日前上报。。月后20日前上报上月月报电子表,12月份免报。省局综合处电子信箱:zhc.******@、报表目录表号表名报告期别填报范围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及方式页码(一)综合年报表SG301表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年报各市、县(市、区)各省辖市统计局2013年4月23日前、电子邮件4(二)综合定期报表SZ401表市、县(市、区)主要统计指标月报月报各市、县(市、区)各省辖市统计局月后20日前、电子邮件14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表号:SG301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12〕120号市、县(市、区)名称: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48号行政区划代码:□□□□□□ 2012年有效期至:2013年6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录入代号全市(县)市区甲乙丙12一、人口、就业及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万人1#女万人2年平均人口万人3年末常住人口万人4#城镇人口万人5当年出生人口人6当年死亡人口人7年末总户数户8从业人员万人9第一产业万人10第二产业万人11第三产业万人12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人13#女人14(一)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人15第二产业人16(1)采矿业人17(2)制造业人18(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人19(4)建筑业人20第三产业人2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22(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23(3)批发和零售业人24(4)住宿和餐饮业人25(5)金融业人26(6)房地产业人27(7)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人28(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人29(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人30(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人31(11)教育人32(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人3
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