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5心肺复苏 指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聚焦200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三)    (续2006年3月2日第31版)    二、成人高级生命支持(ACLS)    有效的ACLS源于高质量的BLS,特别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修订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因检查心律脉搏和实施ACLS所引起的胸外按压中断。对于室颤(VF)导致的猝死的改善,各种ACLS干预措施较即刻、高质量的CPR和早期除颤要逊色得多,新指南对于高质量不间断CPR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药物抢救。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重视高质量不间断CPR。    ◆复苏时,建立高级人工气道可导致胸外按压中断,施救者应充分考虑建立人工气道和中断按压之间的利弊得失。有时,为保证按压的连续性,建立人工气道需延迟到复苏开始后数分钟进行。关于人工气道的选择,研究显示放置喉罩(LMA)、食道气管导管(ETC)安全且与球囊面罩通气效果相似(Ⅱb级推荐)。气管插管仅限于经过充分培训者使用。    ◆综合运用临床评估和呼气末CO2检测或食管内检测装置判断气管导管位置(Ⅱa级推荐)。在高级气道建立、病人转运搬动时都应确认气道装置位置正确与否。    ◆无脉性心脏停搏的处理流程包括VF/无脉性(室速)VT和心脏停搏和无脉电活动(PEA)抢救流程(见图1、图2)。抢救无脉性心脏停搏应优先使用BLS技术,包括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建立高级人工气道不享有最高优先权。如人工气道已建立,不应中断按压,按压者连续给予胸外按压(100次/分钟),另一施救者给予频率8~10次/分钟的通气(1次/6~8秒)。最大程度减少因为心律和脉搏检查、除颤、人工气道和血管通路的建立导致胸外按压中断。    ◆虽然许多药物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纳络酮和血管加压素均能通过气管内给药吸收,静脉或骨髓内途径(IV/IO)给药仍作为首选。因此,新指南不再列出复苏药物通过气管途径给药的剂量,但当IV/IO通路无法建立时,仍可选择气管内给药。大多数药物气管内给药的理想剂量是静脉途径的2~,可溶于水中或生理盐水5~10ml注入气管。虽然关于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的研究表明,用普通水作为溶剂药物吸收效果优于生理盐水,但证实这一点仍需进一步的证据。    ◆心脏停搏时复苏药物应在脉搏检查后、除颤器充电时或除颤后尽早给药,给药时不应中断CPR,抢救人员应该在下一次检查脉搏前准备下一剂药物,以便在脉搏检查后尽快使用。这些需要有效的组织和配合。2000年指南建议应在除颤、脉搏检查后立即给药,遵循药物-CPR-除颤的循环顺序。给药后1分钟内实施CPR以帮助药物循环,复苏时每分钟检查脉搏,这使胸外按压中断过多。    ◆在血管加压素的应用上,2000年指南中,肾上腺素(推荐级别未定)和血管加压素(Ⅱb级推荐)可用于VF/无脉性VT。对于心脏停搏和PEA,推荐使用肾上腺素,现有证据尚不能支持或反对血管加压素的使用。    在新指南中,血管加压素一般可在第一或第二次除颤后,通过IV/IO途径给药1次。肾上腺素可每3~5分钟给药。血管加压素或许可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做以上修订的原因是,虽然有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较肾上腺素有许多优点,但并无证据证实它能够改善猝死病人的出院生存率。    ◆在VF/无脉性VT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上,当CPR、2~3次除颤以及给予血管加压素后,如VF/无脉性VT仍持

2005心肺复苏 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