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列世界戏剧古老之林,如今其它两个戏剧形式都已不复存在了,唯有中国戏曲经历了历史的流变至今还活跃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它是怎样流传至今的?它为什么能流传至今?这些问题使我们要去探究戏曲的流传方式。"口传心授"是戏曲特殊的传承形式,那么它又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呢?有人说它过时了、有人说它落伍了、有人说它束缚了戏曲今天的发展,也有人说它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丢,也有人说它是戏曲得以流传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此分析,对此进行切身的实践说明。关键词:口传心授传承流变师承流派 戏曲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流传的几百年里,"口传心授"这种艺术形式靠许多艺术家和艺人的辛勤劳动传承下来,延续至今。这种传承方式时至今日还是戏曲教育中主要沿用的一个教学方法,它也是戏曲教育的一个特殊传统形式,也是戏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传承方式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随着这种形势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技术环节健全的、有效的培养人才的体系和方法。然而,有人说:"今天的社会这么发达,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很多,这种老的教学方式过时了"。怀疑这种传承式方法的时代性,其中不乏业内人士。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几起几落了,今天老调重谈是想就教学方面的实践体会,谈点个人的观点:(一)戏曲的传承方式:首先,我们从戏曲演员的培养入门开始,大家都知道戏曲演员要从小练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就是技巧的训练和表演程式的训练。戏曲演员除练习基本功外还要学习表演剧目,戏曲表演的每一出戏都有固定的"戏路子",也可称之为表演程式动作。这些固定的戏路子对初学者来讲,即使是拿到剧本、台词会背后也不能自己马上上台来表演,因为戏曲演员第一步要完成的是表演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只有掌握表演基本功和表演程式后才能再去塑造人物。所以,戏曲教学和其它的表演艺术教学方式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初学时,每一个学生在没有掌握基本功和表演程式时,是没有能力独立创造人物和表演程式的,每一个初学戏曲的学生,必须先经过老师的"口传心授"这一过程,才能掌握表演程式。表演程式与基本功技巧的训练都需要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授与指导才能掌握,此外还要经过严格的练习才能达到要求。严格的训练产生严谨的表演风范,规范性,程式性,套路性、舞蹈性是戏曲表演程式要求的基础。是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性。表演舞蹈动作在剧目中极其复杂并伴随高难度的技巧得以表现人物,这些复杂的舞蹈动作和高难度的技巧,如果不经过训练只凭初学者看和只靠体验人物是不能创造出来的。戏曲演员必须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和掌握表演程式,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塑造人物。过去中华戏曲学校(我院中国戏曲学院前身)的学生坐科需八年才能届满,(现为六年,这大大长于一般的中等专科学校)是因为戏曲演员需要训练与练习基本功,不能说今天刚练腿功明天就能抬到18"度,而练习基本功所需要的时间是因人因功(它包括人的悟性、人的用功刻苦程度等)而定的。除此外戏曲演员还要求练幼功,讲究从小进行训练。如:踢腿、下腰、翻跟头等等,都需要从小练习,如果成年后再进行训练胳臂、腰腿、骨头都硬了,许多技巧就做不出来了。而且成年后练的功易"回功"(行话:丢失、回到原来没有练功的起点),幼功则不同,即使很长的时间不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恢复。这也是戏曲演员强调练幼功的重要性之一。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和程式表演被看作是塑造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