芇云门禅茶--本觉上人膆羂芈云门禅茶演示程序罿(1)礼佛——焚香合掌;(2)调息——达摩面壁;羅(3)煮水——丹霞烧佛;(4)候汤——法海听潮;肂(5)烫壶——香汤浴佛;(6)洗杯——法轮常转;虿(7)赏茶——佛祖拈花;(8)投茶——菩萨入狱;蒆(9)冲水——漫天法雨;(10)洗茶——万流归宗;蚄(11)泡茶——涵盖乾坤;(12)分茶——偃溪水声;膂(13)敬茶——普度众生;(14)观色——曹溪观水;肀(15)闻香——五气朝元;(16)品茶——随波逐浪;膈(17)回味——圆通妙觉;(18)谢茶——再吃茶去。螆 “禅茶一味”茶以养道膂 (1)礼佛:焚香合掌——佛乐像一只温柔的手,使我们烦躁的心平静下来,并牵引到平和、虚静、自默的境界中。蒀(2)调息:达摩面壁——达摩面壁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蒿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故事,戒、定、慧包含其中。薆(3)煮水:丹霞烧佛——佛典出于《祖堂集》卷四。据记载丹霞天然禅师于惠林寺遇到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烧火取暖。寺中主人讥讽他,禅师说:“我焚佛尸寻求舍利子(即佛骨)。”主人说:“这是木头的,哪有什么舍利子?”禅师说:“既然是这样,我烧的是木头,为什么还责怪我呢?”于是寺主无言以对。“丹霞烧佛”时要注意观察火相,从燃烧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促以及生命的辉煌。蒅(4)候汤:法海听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从小中可以见大,从煮水候汤听水的初沸、鼎沸声中,我们能产生“法海潮音,随机普应”的感悟。节(5)烫壶:香汤浴佛——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的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的自恣日,这两天都叫做“佛欢喜日”。在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侣及信徒们要用香汤沐浴释迦牟尼佛太子像。我们用开水烫洗茶壶称之为“香汤浴佛”,表示佛无处不在,亦表明“即心即佛”。袁(6)洗杯:法轮常转——法轮常转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十。径山宝印禅师云:“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菀中,转四谛法轮,陈如比丘最初悟到”。“法轮”喻指佛法,而佛法就在日常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洗杯时眼前转的是杯子,心中动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礼佛修身的目的是使心中洁净无尘。在洗杯时或许可因杯转而心动开悟。芈(7)赏茶:佛祖拈花——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我们借助“佛祖拈花”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叶,可谓“一叶一如来”。芄(8)投茶:菩萨入狱——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典记载:为了救度众生,救度鬼魂,地藏王菩萨表示:“地狱中只要有一个鬼,我永不成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投茶入壶,如菩萨入狱,赴汤蹈火,泡出的茶水可振奋万民精神,如菩萨救度众生。在这里,茶性与佛理得以相通。莂(9)冲水:漫天法雨——佛法无边,润泽众生。泡茶冲水,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醍醐灌顶”,由迷而悟。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坐春风,心发善念。羈(10)洗茶:万流归宗——五台山金阁寺有一副对联:“一尘不染清净地,万善同归般若门。”茶本清净,仍然需要洗涤,追求的便是一尘不染。佛教传至中国,“一花开五叶”,千佛万神各门各派,追求的都是大悟大彻。“万流归宗”,归的都是般若之门。“般若”是梵语音译词,即“无量智慧”,具无上智慧便可成佛。螆(11)泡茶:涵盖乾坤——典出于
云门禅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