莇原济《巢湖图》膅《巢湖图》是清代画坛四大名僧之一的原济和尚境年的作品。为纸本设色。纵一百二十八厘米,宽四十六厘米。描写安徽省合肥市东南巢湖的自然景色。画面烟波浩淼,一望无际,工整秀丽的凤阁巍然屹立于湖中小岛,云雾锁断,衬以时隐时现的丛林,既有空间层次感,同时又有一种缥缈神秘的氛围气。近处的坡岸泊舟数艘,隐约可见人物活动,岸边房屋树木互相衬托,阡陌纵横,秧苗茁壮,一派生机。此画构图新颖,色墨润雅,笔触生动流畅,意境苍莽深邃。袃原济不仅在绘画上有卓越的成就,而且诗文、书法也颇为世人赞美,有“三绝”之称。画面的上半龋作者以隶、行两种书体分别题诗三段。第一段隶书题中庙(即今忠庙)阻风登阁二首:“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轻游,无边山色排青影,一泒涛声卷白头,且踏浮云登凤阁,慢寻浊酒问仙舟,人生去往皆由定,始信神将好客留,波中遥望风崔嵬,凤阁琳琅台壮哉,楼在半空云在埜,橹声如过雁声来,巢湖地陷赤乌事,四邑水满至今灾,几日东风泊沙渚,途穷对客误徘徊。”蝿第二段隶书题曰:“东风阻我巢湖边,十里五里一泊舟,湖头人家白鹅岸,晚风香送荷花田,水清苔碧鱼可数,金沙名地是何年,主人爱客高且贤,下水采荷意颇坚,谓客有花以诗赠,吾只爱诗不爱钱,采荷偏采未开全,一枝菡萏最堪怜,始信壶中别有天,插花相向情更颖,欲开不开日复日,记程好事花当前。”后记行楷:“晚泊金沙河,田家以白菡萏一枝相送之舟中,数日不谢,与钱不受,索以诗赠之。”蒅第三段行书题:“且喜无家杖笠轻别君回首片湖明,从来学道都非住,上处天然未可成。”后记:“乙女夏日,合肥李容斋相国与太守张见易两先生相招,予以昔时芝麓先生稻香楼施予为挂笠处,予性憾不能受,相谢而归,过巢湖阻风五七日作此,今与张见易道兄存之,以记予生平游览之一云。”从以上诗文及题记中详尽说明了作者的创作经过和感受,书后落款“清湘瞎尊者原济。”通观书体,隶书用笔形美神朴,行书圆劲有力,诗、书、画互相配合相映生辉,潇洒戍趣,给画面增添了颇为感人的艺术魅力。蚄原济早年曾多次游历皖中皖南的名山胜迹,对敬亭山和黄山以及巢湖一带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乙亥,为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原济55岁,应合肥李容斋相国与太守张见易两人的邀请,又故地重游,后作《巢湖图》赠与张见易,作为他对太守的友谊以及作者生平艺术活动的纪念。蚃石涛是位敢于创新的艺术大师,他的大半生是在漫游中渡过的,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对大自然做了长期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所以在他的创’作中重视从实际观察得来的感受,以“造化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他毕生遵循和倡导的艺术创作宗旨。他反对以古人成法生搬硬套,但对传统并非一概排斥,而是主张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解,有选择地吸取古人成法中有用的部分。融会贯通,达到笔墨的新生。我们从《巢湖图》的构图和表现手法上都说明了作者在艺术上不落俗套,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巢湖图》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从作者题记以及画幅上所钤印章来看,它流传有绪,历经清代金传声、黄钺、近代徐世昌、徐世刚诸人鉴藏。其中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在日伪时期,开滦煤矿的总经理媚敌求荣,欲将《巢湖图》送给日本人,此事被周叔弢先生得知后,为了不让祖国文物遗产流落到异国他乡,便用高价买下了这幅画,得以幸存至今。一九八○年周叔弢先生把自己毕生珍藏的玺印、经卷、书画捐献给国家,《巢湖图》就是其中之一
原济《巢湖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