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文化运动精典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文化运动精典课件.ppt新文化运动情景式教学设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讨论法,质疑法应该主要体现的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质疑,互相答疑,教师导证教师的教必须服从于学生的学,象自选超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满足,努力做到在知识与能力的设置上有阶梯性,知识的网络化和立体化,从情景对话再到写作训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评价,检查预习情况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学生的知识贮备期望很高,而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理解历史,深入情境,创业精神二、学情分析本课理论性强,内容较枯燥,要学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不太容易。因此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非常重要。本课适合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创设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该运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联系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创设情境并贯穿始终,启发学生深入思索新文化运动的原因、经过及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历史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努力。重点难点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个农村少女无望地伫立在田间,她祖祖辈辈坚守在这块土地,过着贫穷又落后的生活。随着近代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她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她就是当时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为了改变她贫弱的困境,许多人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地主阶级给她带来了新巧的饰品,但难以从根本改变她的困窘;资产阶级分别拿来了西方贵妇的裙裳和时髦大方的洋装,可惜不合尺寸且不伦不类,无法穿着。这时又来了一些年青人,他们探讨着,想要她走出去见识广阔的天地,学习西方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她的行为及思想……导入情景一(1)地主阶级带来的“新巧的饰品”指的是什么?资产阶级带来的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又分别指什么?(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想一想:(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青年杂志》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他们请来了两个外国专家----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告诉她人跟人都是平等的,要反抗专制压迫;还有月亮圆缺不是因为天狗,而是被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德先生和赛先生从哪儿来?他们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情景二内容一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当时是针对什么社会问题提出这个观点的?想一想: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便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对其展开猛烈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精典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fuliang7807
  • 文件大小986 KB
  • 时间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