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人通国学身自重!你是和君人吧?修修国学吧!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不是狂妄,而是一种阔大的胸襟气象。人心常常会被琐屑弄得一地鸡毛,为何不尝试爬出平庸的低谷,独上性灵的高楼! 庄子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在庄子看来,洁净的心灵中,会有光明朗照,这时吉祥的鸟儿就会落到生命的枝头。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这句话,说明了人生的一个道理:只有深畜厚养,方能成就大事。孔子曰:君子不忧不惧。不因一己之得失而忧惧,只有德性充完的人才能做到。对于歉弱的灵魂,或得或失都成患虑之源,成为羁绊和桎梏的枷锁。【礼记】曰: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作为一个君子,一定要收敛情欲,调和心志,亲近贤善以成全自己的德行。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按照佛教的看法,凡是已经做了,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避免不了;如没有做,结果不会凭空而来。好事如此,其他亦然。老子说,复归于婴儿。不是说要做无知的娃娃,而是强调一种赤心之心,在单纯中见崇高,在稚拙中见天真。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这是【大学】对人的告诫:有仁德者用财富去实现理想;不仁者,却什么都不顾地追求财富。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实”即不“虚”。无论是人的形体还是精神,都应健康/饱满,充满生命的朝气。正如金秋的累累果实,其实夭夭,其华灼灼。光而不耀!成功的人应该多琢磨【道德经】的这句格言。成功就意味着光芒,所以被称为星星,但该注意别太耀眼。太耀眼会刺伤别人,反射回来就伤害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东坡先生不只喜欢吃肉,更喜欢咀嚼诗书。吃肉可以补钙,啃啃经典却可以充实心灵,培养出脱俗的精神气质。清代学者方苞注【论语】:“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质之慈良者寿,言之简默者寿,故仁者寿。”这给今天的我们开了个不错的“药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为人之道的三条纲领。一是彰明德性,二是创新思维,三是追求至善的目标。【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流水不把洼地流满,是不会向前流的。君子有志于理想,见识不高远,也不会成功。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肯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一起做事业。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也会得到社会的响应。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摒弃主观偏执,扬弃功利计较,去除声名牵累。这是庄子揭示的一种人生境界。孟子曰:夫仁,天之尊爵也。仁是强力意志的最高绽现。真正能自作主宰的人,不会因诱惑和威势而移其心志。这是区判自由与奴役的真正分野。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以前的人学是为安顿内心的,现在的人学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张皇门面的学,不是真学。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鲜”即“少”。对于我们身边能说会道/花言巧语之人,当留有警戒之心。孔子曰:恶紫之夺朱也。粗俗与质直、懦弱与慈悯、俨然与庄重,常因色泽近似而难以分辨。在我秀故我在业已蔚为潮流的今天,怎样才算真我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中庸】在此提点我们,不要总是生活在别处,而要活在自己的当下。比如攀比,其实是在用别人的生活支配自己。【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爱人与弃人相去有多远?对于无力承诺的人,生命只是一次丢弃之旅。最终只会剩下荒芜。【论语】: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勇气德人不会畏惧。诚于中,形于外。【大学】藉此告诉我们,内在的涵养总是会流露为外在的气质,德性充溢的人,外表也会日趋明朗和易。所以,与其整容,不如正心。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而失之。此语出自【大学】,是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走忠信诚实这条正道,骄姿放僻就会走邪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老子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平凡的道理: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谦虚总有收获。【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交诚信有见闻之友受益。与伪善变之人交友,就有害了。“思无邪”,这是孔子关于【诗经】的断语。诗教为生活赋形。纯至的情性亦需雅正的形式,才能远离鄙陋。【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为人作事最好事必躬亲,少责备埋怨他人,就不会招人怨恨。【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以仁德来治理国家,你就象北极星处在它的方位而受到群星的环绕拱卫。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孟子说的人与生俱来的四种本性。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是有限的,欲望/财富/权利和知识一样永无止境,止境只能是在人的内心。老子说:进道若退。前进的路看起来好象是后退。在数学中,两点之间直线总是最短的;但生活中则不然,曲线常常短于直线。退一步,可以进三步。荀子说:君子知之曰知之
每日一国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