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交流谈话给我的启示.doc一次交流谈话给我的启示泸州合江白沙中学宋军伟在一次和学生交流摆谈中我听到重点班学生(我们学校是一个乡镇普通中学,学校分层教学,把成绩相对较好的编在三个班)给我的一个建议:“老师,请不要高估我们”。理由大概是说,平时月考测试命题较难;讲课(主要是讲题)太快;解题只讲思路,少有具体的过程板书。真没想到,学校寄予厚望,我引以为荣的这些学生,会提出这样的建议,确实吓我一跳,反思过去的教学,联想到了有篇文章引用了国外一名数学家的名言:你需要把你的学生或听众当作“笨驴”,这似乎一下解开了我心中的这个心结。看来,我真的高估了我的学生,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迹,经过与学生作进一步的深入交流,我认为,这次交流谈话让我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师生平等交流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手段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学习成绩有下滑的趋势。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苦难,我一边在心里埋怨他们偷懒,一边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可效果不明显。在这次交流中终于让我明白了个中原因。除极少数学生确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之外,大部分学生在我的“思路教学”中收获甚微。“课堂容量大,东丙多了记不住,过后怎么也向不起来,而且即使知道方法,也不知道如何书写。我们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去整理一道题,这样势必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这句话是在提醒我,解题示范做的太少,以至于无从下手。一个环节不畅,导致整个过程受阻,成绩难免会下降。有位教师在课后总结出了如下一个组合:这说明,无论古今,生亲师,才有可能学好“道”;师爱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与学生的交流谈话调查可以看出,只有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才能逐步得到提2正确认识学生,不断调整教法,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认识学生,首先“不要高估了你的学生,学生对你所要教的知识的了解是很缺乏的”。教师不要想当然,认为自己想的到的学生一定能想到,以为自己能理解的学生也能理解,以为自己能做到的学生一定能做到,往往我们认为中等题学生感觉是难题,我们认为是简单题学生往往会认为是中等题,想想自己在读书的吋候可能也和学生们一样困惑过。涉生处地地替学生着想,才能真正与学生形成共鸣。其次,“不要以好学生作为教学启发的参照系”。不要以为有人能听懂,大部分或所有人都能听懂。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一起冋答问题的吋候闹哄哄的,指名学生冋答时往往又寂静可怕,这足以说明课堂上存在的一些假象。虽然班级授课制不大可能保证让所有人都能听懂每一个问题,但是,不以少数优秀学生为教学对象,才能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心里体验,才能广泛调动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期的教学中我更加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正努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三段式”新教学模式,充分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力争在课堂上做到“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3提高教学效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数学教育要培养效率意思,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效果意识”,即通过数学教学获得多方面教育效果的意识;二是“向吋间要效益意识”,数学教学效果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曾经有一位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强调‘掌握和记忆现成的知识&rsqU
一次交流谈话给我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