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结合文包诗的特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凭借语言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生词,回顾课文,《黄鹤楼送别》。(齐读课题),朋友即将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再读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提示从时间、地点、事情几方面说得完整、具体),暮春三月的长江边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多媒体出示词语),一组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用心想一想,你就能看见那美丽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如:读杨柳依依,你能看到什么?这个词该怎么读呢?听了他的朗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二、品读诗文,进入情景,:在这美丽而又令人伤感的烟花三月,李白写成了这首送别诗。(多媒体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依依惜别)“依依惜别”与“杨柳依依”中的“依依”区别之处。他们舍不得分手,是因为他们情深意重。课文用了哪些文字向我们传达了这份情感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并画一画你体会很深的词句。,并随机指导学生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一写体会。。(1)诵读对话,品友情之真。①指名读3节,从他们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②指名分角色诵读对话。抓点:从李白的话语中,你们还听出了什么?(从“您、夫子、兄长、老师、敬仰”听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③孟浩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值得“诗仙”李白如此敬仰呢?④回顾诵读孟浩然诗作《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春晓》……一首《春晓》,从几岁孩童到白发老人,几乎人人出口能诵,可称“誉满天下”。就是这样一位满腹才学的孟夫子,他痛恨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不屑于与他们为伍,李白有一首诗就是这样赞美他的。(读诗句)崇高的人格,誉满天下的诗篇,德才兼备的孟夫子怎能不令人敬仰?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⑤指名再读李白话,你从中还能听出什么?⑥角色体验。请两位同学谈他们的友情并分角色诵读对话。(诵读中感受李白的难舍之情,孟浩然的宽慰之意,从而进一步品味李孟之间的友情之真。)(2)赏词析句,品依恋之浓。①过渡:举起这杯离别的酒,万语千言涌心头。可在分手的时刻,他们为何还一会儿仰望蓝天,眺望一会儿江景呢?②生读2节。从这一节你看出什么?抓点:抓住“有意”、“藏”字,体会李白和孟浩然无心赏景,不忍分别的情景。③齐读2节,读中感受这藏在心底的依恋之情。④在这美好的春色中,如果孟浩然不去扬州,他们此时会干什么呢?(3)情景再现,品牵挂之深。①过渡:是啊,那时鸟儿为他们欢唱,花为他们舞蹈。只可惜那些美好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