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山深处盼曙光.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山深处盼曙光——食堂新建需关怀永和小学是石阡县最边远的一所村级完小,位于贵州省石阡县西北部,学校所在地最高海拔1630米,与贵州省遵义地区的余庆、凤岗两县毗邻。距县城100余公里。学校1964年正式命名,迄今为止已经有46年的历史,建校初期的永和小学,在占地12943平方米的面积上,仅仅有的是石头和木料砌成的一栋4间石房教室和3间木房教室。1977至1978年间,先后由国家补助、群众集资、献料、投劳等多种渠道,修建了现在的两栋青瓦屋面平房和12间教师宿舍、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在历届领导的关怀下,在当地群众的信任下,经过同志们一年年的辛勤耕耘,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459人(含学前班),教师19人。在学校发展途中,学生食堂的改造一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当地群众最关注的学校办学问题之一,由于学校服务半径大,学生住址离学校最远的距离有8公里,学生上学来回需走4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由于是村级完小,90年代初,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办学要求,学校实行了全日制上课,学生每天四五点起床,带着父母前一天做的饭菜,从“千里之外”的家带着火把赶往学校,中午吃着冰冷的饭菜,放学后还得走回8公里外的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个春夏秋冬过去了,永和小学的学生依然坚持着;在求学的道路上摸索着;学校的老师急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却无能为力,因为老师们也得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和学生一样,吃着冰冷的饭菜……2003年,学校用教室改建了学生宿舍,用教师宿舍改建了一间仅12平方米的简易厨房;为学生提供了简易的住宿条件,但学生的用餐条件还是得不到任何的改善,寄宿学生得每个星期天的下午返校,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才能离校回家,并带上这一个星期的菜和米,学校提供蒸饭的地方仅能供学生自行淘米蒸饭,菜是由家里面自行炒的能够放久一点的辣椒、酸菜之内的菜食。只有经历过那样生活的人最深有体会,在炎热的夏天,即使把菜炒得很干,最多放三天菜就开始变质,有的可能还勉强可以放在饭里吞下去,有的菜一打开罐子,就可以闻到那臭臭的味道,那腐臭的酸菜味,就在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相下,把老师们焦虑的心情和变质的菜吞进了他们的肚子……在寒冷的严冬,虽然没有那腐臭的酸菜味,但在这海拔1000多米的永和,温度总与零度相伴,猪油炒的菜在冬天是会冻结在一起的,要经过高温才能温热,但从蒸笼里抬出来的饭,饭盒揭开马上就会变冷,没有办法把菜捂热,在那冰冷的饭菜上,晶莹的猪油显得格外的耀眼。学生们就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努力的学习着、憧憬着……2010年经改扩建后,学校师生食堂共72平方米,餐厅仅48平方米,现学校共有学生459人,教师19人,在食堂就餐师生达316人,。学生就餐时非常艰苦,特别是遇到下雨

大山深处盼曙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4-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