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的老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业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答: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温家宝总理说:“以改革促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育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和战略主题。而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则是教育《规划纲要》关于素质教育提出的“三个坚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基本能把“三个坚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我会把正确的道德品质教育融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去接触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学生知道德为最大。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三个优先”?答: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答: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1)、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观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以此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建设一个活跃的、自由探讨的文化环境。努力从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调动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培育高素质人才。(2)、构建注重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培养具有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统一的高层次人才,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3)、是学生的从兴趣着手,郭沫若说:“兴趣能创造勤奋;勤奋能创造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一切成功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造“乐学”的气氛,尽量的借助一些事物、图片、课件、音像等作为教具,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是个快乐的活动。因此,我班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均衡,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7、《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公共课)未来十年的老师职业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