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们的B计划
就在1个月之前,谷歌在其2012年度I/pute Engine(谷歌计算引擎,即GCE),历经一年内测和半年公测,终于正式商用。作为一款主打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的云产品,GCE将直接向亚马逊的AWS、微软的Windows Azure以及IBM的SoftLayer发起挑战。
《纽约时报》对此评论道:“这将是面向企业和政府组织的云计算市场竞争的最新篇章。”谷歌在GCE的服务品质协议中承诺,%,这一水平已经高出了目前大部分企业自有的数据中心。而且GCE还便宜,谷歌对包括在线数据存储、计算资源租赁等绝大部分GCE的基础服务降价10%,其中的高端云存储服务的价格甚至打了5折。
好了,又一个既有实力还不缺野心的玩家上场了。
老市场,新玩家
这家狂妄的公司当初喊出“终结软件”(No Software)的口号算起,以服务的形式进行交付的各种软件应用产品已经商用了十几年。这些应用或者仅限于SaaS层面、或者就是一些网络存储空间、或者就像苹果iTunes和App Store那样的主要面向消费类市场的封闭式平台服务。
真正引起企业级人群的广泛关注,或者说是真正引发了IT全行业范围内格局变化的时间节点,还是要算是亚马逊的AWS横空出世,至今也已有8年,这个市场早已不再是有待开拓的处女地。
而从市场规模看,即便是一枝独秀的AWS,其年收入在今年才有望突破30亿美元,按市场研究公司Synergy的调查分析,这个数字已经是AWS主要竞争对手Saleforce、微软、IBM和谷歌的总和。当然,这份统计中的谷歌数据,主要来源于在2008年上线、并在2010年的Google I/O大会上推出了商业版本的Google App Engine(谷歌应用引擎,即GAE),并不包括GCE。
眼前的盘子其实并不大,也不新,已经手握GAE的谷歌仍然紧赶慢赶地挤了进来,这是为什么?
在几年前从亚马逊AWS跳槽到谷歌的Greg DeMichillie目前担任Google Cloud Platform(谷歌云计算平台)的产品总监一职,直接负责GAE和GCE的运营。在几个月前的一次采访中他说,谷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显然,大规模部署有很多好处,”“只有在规模上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条件去开发客户定制的软件、硬件以及数据中心技术。并且可以让用户在各方面做出创新。”
谷歌到底在其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多少钱?谷歌方面从未对外公开过这些数据,毋庸置疑的是,谷歌因其提供的搜索、邮箱、地图等一系列服务需要而购置了规模庞大的服务器和计算资源,对于具体的服务器台数,坊间公认相对合理的数字是百万级,每年仅仅是维持这些服务器正常运转的花销就高达数十亿美元。谷歌当然希望能尽可能地盘活这笔高昂的硬件成本。
可以说,谷歌的云计算道路始于GAE,GAE是一个开发、托管网络应用程序的平台,使用谷歌的数据中心,在2008年4月发布了第一个beta版本。总体上看,GAE是应用平台层的公有云服务,属于PaaS范畴,其战略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安卓在移动端的攻城掠阵提供支撑。
在许多开发者眼中,GAE几乎就是其发布安卓平台软件应用版本时的首选方案,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使得GAE自2010年正式商用以来发展神速,笼络了如Snapchat和Rovi
谷歌们的b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