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与评析中日友好学校李荣阔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材简介:长方体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案的。教案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沿长方体纸盒的棱剪开,再展开,清楚地看出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为表面积计算做好了准备。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积怎样计算,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还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教案中要遵循教材编写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案目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3、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从中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教案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案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直尺、硬纸板、火柴盒。教案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爱动脑筋、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大家能不能给老师出个主意?(学生说出主意后,电脑演示:物体盒子包装)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电脑演示:包装纸打开)〖评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常见的包装问题,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求知的情景之中,设计巧妙,为学生动手操作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索1、实践感知谁知道表面是什么意思?谁愿意来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能不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动手活动,然后发表意见。教师板书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评析:通过摸一摸,让学生在观察中充分感知,在动手中展开思维,在操作中尝试发现,经过这种“感知—思维—发现”的求知过程,学生从中“悟”出“表面”、“表面积”的意义。〗2、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3、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长方体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大家可以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纸盒、剪刀,动脑筋想一想,看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找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操作,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评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这一堂课的学习重点,借助于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投入到操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想一想,完成了操作、实验、观察、猜测、思考、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全过程。〗(三)、合作交流1、各小组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可能有以下几种:汇报一:宽长高长宽高把长方体纸盒的6个面剪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大部分面积相加,即: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