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达人”秦秀英-金融银行论文“自然达人”秦秀英 2015年夏天,68岁的秦秀英出版自己绘著的自然笔记《胡麻的天空》一书,一下就成了“绿色明星”,并迅速在网络上刮起一阵清新的自然之风。4年前她才开始学习识字、绘画和上网,期间作品不仅多次登上报纸、杂志,还应邀在上海老年大学举办讲座。你也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是个小学仅读了一年半的乡村老太!张临军重新识字,学做“自然笔记”2009年4月,丈夫因为前列腺癌去世后,64岁的秀英奶奶一个人生活在越来越窄的时光和天地里。脾气温和、心地善良的她变得爱絮叨,爱流泪,爱回忆过去。儿媳芮东莉每次回婆婆家,除了做一个孝顺的倾听者,就再也不知该如何与她相处。尽管儿子永林早已习惯了这种絮叨,但也常常为母亲反复回忆同一件往事而感到心痛,他不忍让老人的后半生为悲伤的往事所掩埋。2011年春节过后,夫妇俩再次将妈妈从内蒙古接到上海小住。这一次,虽然公园和菜场对她来说已经是熟门熟路,但由于语言不通,秀英奶奶总是一个人出入,本地人的世界她根本进不去。小两口去上班后,她就靠在家手工缝做鞋垫、枕套、靠背,以及各种小物件来打发独自在家的寂寞与无聊。一次,儿媳下班回家,无意中发现婆婆在侍弄阳台上自己养的水仙花,那神态异常专注和慈爱。她突然想到,丈夫曾跟自己说过,其实婆婆从前就对花草很热爱,即使在农村度过的那些贫穷艰难的日子里,老人也从不忘在院子里、窗台上养上几株花开艳丽的植物。如此,何不教婆婆做自然笔记呢?自然笔记,是一种起源于欧美录自然的方式,需要观察者以文字或者手绘长期、持续地记录对周遭自然环境的观察、理解和感受。由于它对记录人的绘画功底和文字水平要求不高,像芮东莉这种没学过画画,也非生物学专业的人,仅凭对自然的热爱,就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自然笔记作品。作为倡导者,芮东莉一直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春日,她和丈夫带婆婆去附近的灵石公园里看花、寻虫。“白玉兰和樱花开得真好看,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花,红的紫的都有。”婆婆感叹道,殊不知已经掉进了儿媳设的“陷阱”。回到家,芮东莉把在公园里拍的相片放到电脑里,找出素描本和笔,像哄小孩子一样“诱导”婆婆照着相片,把公园里发现的有趣的自然现象画在纸上。婆婆一听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咳,我哪儿会画画呀!连个字也不会写。”看到妈妈面有难色,丈夫当时就心软了。然而芮东莉却不肯罢休,打开公园里拍的照片,硬“逼”婆婆画二月蓝的花朵。秦秀英是个心肠极软的人,僵持了近半个小时之后就主动妥协了。她拿起铅笔眯着眼睛,像个小学生一样颤颤抖抖照着照片把二月兰的花朵画了下来。尽管笔触稚拙,但老人还是完成得很好,画纸上已经赫然挺立着一朵盛开的紫蓝色花朵。然而芮东莉却不满意,“妈,上面还没写字呢,自然笔记要把观察地点、时间和天气情况写在上面,还有植物的名字,写别字或汉语拼音都行。”然而,婆婆是绝不肯在自然笔记里写汉语拼音的,因为她觉得这样很不正规,在老人的记忆里,汉语拼音是用来帮助识字的工具,而不能代替汉字本身。见她歪歪扭扭地写完一个“二”字就写不动了,儿媳就拿过笔手把手地教她。终于婆婆的第一幅作品完成了,见小两口都赞不绝口,老人脸上第一次露出久违的微笑。接着,秦秀英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白天儿子、儿媳上班了,她就去闸北公园锻炼身体,看见好看的花就画下来,并按照儿媳的要求把日期、花名、天气情况、地点等认
“自然达人”秦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