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点归类复习一、“主”类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公有制。3、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二、“最”类1、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2、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基本方针:“一国两制”。三、“基本”类1、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2、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证)。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四、“基础”“基石”类1、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的是:经济建设。3、我党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4、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6、诚信的基础:尊重客观事实。7、共享的基础:合作。8、宽容合作的基础:求同存异。五、“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六、“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5、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6、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8、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要求是:坚持马列毛邓“三”、科学发展观。11、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七、“本质”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八、“前提”类1、“两种制度”的前提:一个中国。2、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3、与父母沟通的前提:彼此了解。4、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诚实。九、“集中体现”“集中表现”“表现”类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无私奉献精神。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3、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十、“核心”“重点”类1、诚信的核心:善。2、合作、团队精神的核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3、尊重自然的核心:保护环境。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6、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7、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8、8、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重点:增强诚信意识。十一、“目的”“目标”类1、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5、竞争
基础知识点归类复习和时政小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