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上官员的“福利分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上官员的“福利分房”福利分房,曾被视为公务员群体享受的重要福利。而在中国古代,官员的住房被称为官舍,其所有权一般都属于国家,当可视为古代官员们享受的“福利分房”。<异地任官国家分房>在贵族各有封地行使政令的先秦时代,属于国家的官舍不是普遍现象。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地方贤能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任官者被外放到地方,都有解决异地住所的需要。由国家向异地任职的官员提供住房,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汉书》载,曹参封爵列侯,食邑平阳,但其先后在齐国和中央任相,其长安“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相舍与吏舍,指的是相国住宅和吏员宿舍,都由国家提供。<住官舍是政治待遇>居住官舍不仅是福利,也是政治待遇,贬官常常不能居住官舍。北宋名相寇准曾受迫害,被贬为衡州司马,衡州府不给徒有虚名、实受监管的寇准分配住房。百姓听说后,则争相准备砖瓦木材,为寇准建起了房舍。“三苏”之一苏辙曾被政敌章惇贬到雷州,“不许居官舍,遂僦民屋”。章惇得知后,还追究借房给苏辙居住的人家。后来章惇也被贬到雷州,也向这户人家租房,对方心有余悸地说:“前苏公来,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官舍问题,反映了政治斗争之激烈。<住家与办公地毗邻>自秦汉后,州郡府县主要官员的生活区域都圈定在衙署内,俗称“内衙、私宅”,还用屋宇式的宅门同办公区域划出界限。宋代孔平仲的《珩璜新论》说:“或以衙为廨舍……儿子谓之衙内。”古人以衙内称呼官员子弟,就是以官员的居住环境为依据的。北宋鲍当任河南府法曹时,河南知府“薛(映)尝暑月访其廨舍,(鲍)当方露顶,狼狈入,易服把板而出”。鲍当的住宅在衙署内,因为在私人生活空间里,又值盛夏,所以他没戴官帽,恐怕还是赤膊,上司突然来访让他狼狈不堪。(人民网)

历史上官员的“福利分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4-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