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特长教育广东肇庆中学李彬2003年7月在学校的教育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从事教学工作后,我深深地感到,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学生在强化教育下形成的良好行为背后,常常蕴藏的是某些不平衡的心理。在学生中的一些理想而自觉的行为,如果缺乏理性的认识、积极的情感、主动的意向和坚强的意志,那么所形成的行为就会是盲目的、消极的、被动的、暂时的,而这些认识、情感、意向和意志的培养与良好的心理是不可分割的。而心理教育中,“特长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在显露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我在担任学校音乐教学和管乐团的训练中,有着深刻的体会。一、克服自卑,培养信心。美国诗人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无论谁都比自己想象的要出色。”而自卑是迈向成功的拌脚石。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认无能而轻易放弃。在学校管乐团里,有一个学生在班是成绩不够理想,几个任教的老师都认为他无心学习,连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没出息、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在音乐课中,我发觉他很认真听课,喜欢唱歌,但当我鼓励他树立一个学习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时,他总不忘加上一句:“我是不行的。”自卑感使他对什么事情都漠然处之。于是,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给他机会去表现自己,表扬他的长处,并决定吸收他为管乐团成员。由于他对音乐的爱好,他的长号吹得很好,我让他担任了长号组组长职务。在学习中,他有点滴的进步,我都通过班主任在班里表扬他,也在乐团团员面前加于肯定。一段时间后,他的自信心逐步培养起来。课堂上,他积极举手发言,大胆提出问题;课余,他积极参加管乐队团的训练,并在每次的活动中主动出谋划策,整个人变得开朗、自信。现在,再也没有同学说他不行了。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勇敢地去尝试,也敢向老师说出:“我想……”“我会……”“特长教育”就是让学生用其优点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继而用“我敢”来代替“我怕”,用“我尽力试一试”来取代“放弃算了”。让学生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抛开自卑,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每一次的挑战。二、培育坚强的品质、积极进取的精神。我读过《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里面说到我们的学生与日本的学生相比,日本的学生刻苦、耐劳,在困难面前不易向他人求助。而我们的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一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打退堂鼓,轻易放弃计划,半途而废。为此,我在管乐训练的过程中,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在冬季早上吹奏时学生怕铜管乐器冻,不喜欢练习。于是我让学生提前10分钟回校进行跑步训练,使吹奏起来不觉得冻了。在训练长音时,经常进行长音比赛,看哪组同学更有耐力,也考验了他们的意志。有的学生坚持不下去,而有的同学挺过来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其它的竞赛活动也经常开展,如“看谁先把乐曲完整吹奏出来”等。比赛后,让胜利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感受,而还没完成的也谈谈他们的想法。老师再提醒,使学生学会坚持,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进取。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即使暂时落后,或者前进的速度慢一点,只要能够坚持不断进取,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三、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自我教育的心理品质的养成便要靠各学科进行渗透,使学生形成一个自觉的行为。在管乐的训练中,我常常
试论特长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