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草铺横野六七里铺六七里绿草如茵,广阔的草原一望无垠笛弄晚风三四声弄三四声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六七三四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歌咏童趣 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 [村晚]2、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4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5、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 胡令能小儿垂钓6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 杨万里 7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通过描写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吕岩[唐]——名岩客,字洞宾,世传“八仙”之一。咸通年间中举进士,曾两度为官县令。黄巢起义时,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