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爱莲说教案.docx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 审核: 主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2、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难点: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掌握本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1!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1、了解“说”这种文体\“说\“就是古代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V爱莲池V。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O3、读准字音。颐( ) 淤( ) 濯( )亵()清涟( ) 不蔓( )不枝 噫( )鲜( )有闻(二)课堂探究(二)课堂研讨1、初读美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及情感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蕃: 独: 染: 濯: 益:亵:鲜:宜:重点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找出文章主旨句5、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分别赞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6、文章为什么写菊和牡丹?7、文章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拓展延伸。1、积累关于莲花的古代诗词。2、no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心的认识和看法?反馈检测: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 、 《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3、 《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咼贵品质的一句话是: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之:④何陋之有之: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氐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 的品质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作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引导学生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二、教学重点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人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三、教学难点探究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手法、衬托的写法四、 教学用具:小黑板、卡片、练习篇子,画五、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六、 教学课时:一课时七、 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二、 自主学习感知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提纲:(1)口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咅甚蕃( )鲜有闻()予独爱()淤泥( )濯清涟()()亵玩( )不蔓不枝( )噫( )(2)、文学常识填空:《爱莲说》选自9作者是 ,字,号 ,谥号朝著名哲学家。著作有《 》等。(3)、了解本文的体裁:“说”是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解释为 (学生自学后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听课文的录音,欣赏文章。2、 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准确。3、 齐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精神饱满。四、疏通文意。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自译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解,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不懂之处做好标记。)2、课堂反馈:课堂小组交流,展示学习的成果。五、 品读课文,深入探究出示探究问题,小组合作解决,课堂交流。
[论文]爱莲说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