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教学目标 :1、感受文学的特征、文学的作用和文学的魅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文学的特征、作用、魅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其他相关内容:1、欣赏丰富优美的语言(主要通过朗读)。2、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教学1-4节第一层课前准备:教师:1、作者简介2、文中涉及的一些资料3、制作课件4、布置预习题学生:1、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传达的意思2、掌握生字词的字形,了解其意义,并在文中落实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1、学生分工合作,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教师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初步理解情况二、教学1-2节1、激发学生对文学了解和探索的愿望(面对初一新生)当每一位同学站在新学校大门口时,你会有哪些感觉(欣喜、快乐、徘徊、仰慕、兴奋、无动于衷……)不同的感觉反映对事物不同的态度,观望、摩拳擦掌想大干一番,徘徊不前,哪些是可取的?(学生自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强调:想要领略新学校美好风光,享受到新学校里的无穷乐趣,关键取决于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同样现在有扇门非常重要的门向大家开着,这就是作家赵丽宏给大家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引领大家徜徉文学这块神奇快乐的园地。同学们应该具备怎样的态度呢?(启发学生思考)2、出示作家赵丽宏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3、学生朗读1-4节第一层次,讨论概括文学的特征及对它们的理解(1)生动形象(2)反映时代生活(提示:结合读过的文学作品来谈对这两个特征的理解)教师出示相关的文学资料来配合讲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作品大多是学生所熟悉的。教师补充:从上古文学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认识,先秦文学《尚书》中武王伐纣、《左传》中齐鲁长勺之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之而竭)、《战国策》中苏秦连横合纵、朝秦暮楚,《离骚》中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反映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等,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历史长河滔滔不息。魏晋司马氏与曹魏斗争激烈化,政治极其黑暗,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无法施展抱负,自身安全也没有保障,只能转而采取一种消极反抗的态度,但他们内心之痛苦在阮籍《咏怀诗》得以表现。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未尾两句诗人那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孤独寂寞忧思,也是那个时代的心声。一部《水浒传》是一部社会生活画卷,让我们了解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到失败的经过,起义失败的原因,看到了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目睹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感受了北宋末年市民阶层的社会理想等等。4、朗读、背诵第4节第一层,加强对文学特征的感受。三、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文学作品,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这一课重点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因此理解文学作品的特征不只停留
为你打开一扇门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