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代表发言:从“敢”到“无需敢”.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代表发言:从“敢”到“无需敢”
3月2日,全国两会前夕,@人民日报发布评论称,代表委员如果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如何体现?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崔永元回复:说得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人民日报回应:呦,先把这条发布。
@人民日报的评论呼唤了一个敢字,也说明政府是主动且敢于接受监督的,体现了制度自信。“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代表委员敢不敢发言、质询、交锋,涉及人民民主的运转,涉及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转,涉及党的执政方式转变和执政地位巩固、“跳出历史‘周期率’”。特别是代表,应对委托授权者——“人人”(选民)负责,必须敢于发言辩论。
@人民日报与“小崔”的“PK”也主要围绕一个敢字。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敢发言,媒体敢发布,有目共睹,不在话下。笔者认为,从实质上看,是@人民日报与“小崔”联手“PK”了可能出现的“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及“不敢发布”。
就代表而言,沉默失语、不敢质询交锋的,在有些地方还真不能说完全没有。也许事出有因:我国社会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发言洋洋洒洒,但目的是“赞”自己一个,“赞”被监督对象一个,这也是一种“沉默失语”。“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闷声大发财”,与其说不敢发言,还不如说不愿发言,怕得罪人影响自身利益。也许有的认为自己当上代表主要是因为组织信任,而说真话有可能给政府“抹黑”。也许有的担心有损“和谐”,不敢交锋。也许有的本领恐慌,提不出实质性建议。也许有的忙于本职工作,没有调查研究,也就没有发言权。
问题是“沉默”好像也没啥坏处,选民也没过问。媒体曾报道过代表委员的“雷人雷语”,倒是引起了网民的“围观”,但网民大多持娱乐态度,“呵呵”几下,调侃几句。
首先要解决“敢不敢”的问题,让代表敢于提出尽可能全面客观正确的批评建议。要完善代表选举工作,将企图通过履行代表职务谋求个人利益的人挡在门外。加强代表培训,增强代表意识、法治观念和履职能力。为代表履职提供更好保障。完善会议议事规则,对代表审议发言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切实防治对代表依法履职的打击报复,研究明确可能出现的情形及相应法律责任,密织保护网,让代表吃个“敢履职定心丸”。被监督对象也应通过实际行动彰显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和法治观念,等等。
但也要有底线思维,通过“倒逼”机制让代表“不敢不”依法切实履职,也许是更为管用的一招。比如,代表法规定,代表的义务包括“要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等,还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至少

代表发言:从“敢”到“无需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