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时、分、秒》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与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与体验活动,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逐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口算纸、跳绳、皮球、作业纸等。学生准备:钟表。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什么?让我们用倒计时来迎接。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 “秒”也是一个时间单位,为什么不用“时”或“分”呢?揭示课题:秒二、观察探究,建立概念。(一)在钟面上认识秒。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上已经知道了哪些秒的知识? 学生说到哪个,教师板书哪个。然后有序讨论。先解决:哪根是秒针? 秒针长得怎样?钟面上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再解决: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你是怎样知道的? 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指名说说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最后解决: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有的说是60秒,有的说是1分钟。让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所以1分=60秒,60秒=1分。(二)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 指名孩子带着钟表上来表示。让全班跟着动作做得好的孩子做一做。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上的秒针,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作表示每1秒。再指名两个背对大屏幕单独打出1秒1秒的节奏。 10秒有多长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当你认为10秒到了就喊“停”。你怎么知道喊“停”的? 得出方法:1秒1秒数,从1数到10。你能数准10秒了吗?指名孩子数出10秒。 (1)不看钟面估一段时间有多长(20秒),看看谁能估准。(2)“长音王”到底一口气能“啊”多长。学生默数,老师按秒表计时。(3)听一段30秒的音乐,估计这段音乐有多长。(三)30秒活动体会1秒的价值。 ,拍球,做下蹲起立,先估计自己30秒能拍几个球?跳几下绳?做几组下蹲起立? 指名他们的同桌帮助数数。其他同学做口算,先估计30秒能做多少道口算。活动完后让运动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30秒能拍几
秒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