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章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三)认识的本质
(四)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或人类,是处于一定社会
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四方面特征:
自然性
社会性
意识性
实践性
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
和社会主体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总的说来是客观物质世界.
客体的特征:客观性、对象性和历史性
客体的三种形式: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1、实践关系
2、认识关系
3、价值关系
4、审美关系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康德
庄子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脱离实践考察认识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费尔巴哈
荀子
主体
客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