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矿区概述
地理位置
新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中的一个井田,位于孝义市城西14km的新阳镇,属吕梁市孝义市行政管辖区。本井田地理范围为北纬37°05′41″—37°11′28″,东经111°35′47″—111°42′18″。井田西南与水峪井田毗邻,井田西部与羊寨勘探区为邻,东与白壁关井田(目前已规划为新阳煤矿白壁关区)相邻,北至丈八煤层露头,南到兑镇介西铁路北。,,。
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
本井田处于黄土高原中部的山西省吕梁山东麓,区内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黄土冲沟发育, 基岩仅在井田南部的兑镇河谷地带及矿区中部的新阳河床两岸有零星煤系地层出露,新阳河谷地面标高+800m~+880m,丘陵地标高+900m~+1100m,相对高差在300m左右。
新阳煤矿交通极为便利,南同蒲铁路介(休)—西(泉)线沿井田东南边界通过,介西线白壁关站有到矿区的铁路专用线,专用线长5km,介休站到太原站169km,矿区交通位置见图1-1。
本区内的工业和农业
新阳煤矿高阳区西部及南部数十公里区域内,因煤层埋藏较浅,煤质优良,很久以前当地居民就有小煤窑开采的历史。根据杨家庄村元朝延佑四年(1314年)的碑文记载,当时古窑已经很多,推测在唐宋年间已有小窑进行生产,主要开采2#煤层,个别煤窑如胡家窑煤矿开采9-10-11#煤层。截止2005年年底,新阳煤矿范围内保留采矿权的小煤矿有16座,其中孝义市境内有15座,新阳煤矿周边皆为农村,原生环境良好,仅有农耕活动,农民牲畜圈养,少量放牧。河流、地表水体无污染,除夏季洪水造成水土流失外,其余几乎没有什么环境地质灾害。当地农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等。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工业主要以开办煤矿为主,开采运输业较发达。
图1-1 新阳矿区交通位置图
供电供水
矿井用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一回引自矿务局自备电厂后庄变电站的内部电网,电压110KV,输电距离4Km;一回引自华北电网兑镇变电站,电压110KV,输电距离2Km,此便利条件对矿井的建设较为有利。
新阳煤矿现供水水源为矿工业广场附近的GSJ-C1-6号水源井,即矿区永久水源。取水层位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能满足矿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之需求,从山西煤田地质研究所提供的水质分析报告来看,其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气候条件
本井田气候受季风环流、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暖温带气候。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受冬夏季风气团的交替控制,气候多风干旱,变化明显;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多偏南和东南气流,气候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则因蒙古高压气团的迅速南侵,天高气爽多为晴朗天气;冬季受蒙古冷高压的控制,多偏北和西北的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少雪。年气温6—8月份最高一般为26℃-28℃,最高可达39℃,每年1-2月份最冷,一般为-7℃--15℃,最低为-23℃,~,年降水量5mm左右,雨季集中于7-8月份,年蒸发量一般为1800mm~1900mm,远大于年降水量,故该矿区比较干旱。
水文与地震
新阳区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流向由西往东,平时少水或无水,均属季节性河流。新阳河发源于西部吕梁山,流经井田中部,至善吉村与兑镇河汇合后流入孝河,长34km,出山后河谷宽度为200m~5m。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河仍有小股长流水,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由于地方工业及煤炭工业的发展,截流或渗水严重,矿区地段已成为干枯河床。兑镇河发源于西部吕梁山柳子沟,经柳湾矿区,水峪矿区及井田东南部至善吉村流入孝河,该河长33km,河谷宽200m左右。上述河谷均为季节性河流,平均流量很小,主要靠间歇性泉水及矿坑排水补给,雨季山洪暴发,水势凶猛。1958年—1960年在下游张家庄附近修建了“八一”水库,。贾家庄村东面河谷有一座小型水库,库容量约8~9M m3,均为农业灌溉及养鱼业之用。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分:本井田属地震烈度区7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井田地质特征
本井田处于黄土高原中部的山西省吕梁山东麓,区内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黄土冲沟发育, 基岩仅在井田南部的兑镇河谷地带及矿区中部的新阳河床两岸有零星煤系地层出露。
井田勘探
新阳井田于1956年—1958年由山西省地质厅燃料地质队进行勘探,1958年8月提交《山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阳煤矿4.0Mta新井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