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东汉
隋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
南北朝对立形势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包括少数民族汉化和汉族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
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
经济角度:就是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文化风俗角度: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社会发展角度: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大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北方战争频繁(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开发,经济发展较快)
1. 分裂割据时期
2. 民族大融合时期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族南迁)
1.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2. 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3. 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小背景:北魏情况
族源: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崛起: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城,399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统一黄河流域
标志: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统一北方)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和生产发展
(中原先进,必然要汉化、封建化。)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必然性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政权的更迭
(386-534,存在近150年)
在位帝王
在位年代
主要事件
道武帝珪
386-409
建立北魏
定都平城
明元帝嗣
409-424
太武帝焘
424-452
统一北方
文成帝濬jùn
452-466
献文帝弘
466-471
孝文帝宏
471-499
推行改革
?
500-534
最后灭亡
3北魏孝文帝改革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