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结构体和共用体
1. 实验目的
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使用;
掌握链表的概念,初步学会对链表进行操作;
掌握共用体的概念与使用。
2. 实验内容
编程序,然后上机调试运行。
(1). 有10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从键盘输入10个学生数据,要求打印出3门课总平均成绩,以及最高分的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平均分数)。()
要求用input函数输入10个学生数据;用average函数求总平均分;用max函数找出最高分的学生数据;总平均分和最高分学生的数据都在主函数中输出。
(2). 13个人围成一圈,从第1个人开始顺序报号1、2、3。凡报到“3”者退出圈子,找出最后留在圈子中的人原来的序号。()本题要求用链表实现。
(3). 建立一个链表,每个结点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输入一个年龄,如果链表中的结点所包含的年龄等于此年龄,则将此结点删去。()
(4). 输入和运行以下程序
union data
{int i[2];
float a;
long b;
char c[4];
}u;
main ( )
{scanf("%d,%d",&[0],&[1]);
printf(i[0]=%d,i[1]=%da=%fb=%1dc[0]=%c,c[1]=%c,c[2]=%c,c[3]=%c,
[0],[1],,,[0],[1],[2],[3]);
}
输入两个整数10000、[0][l],分析运行结果。
然后将scanf语句改为:
scanf("%ld",&);
输入60000给b,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10 结构体和共用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