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生借书说复习资料.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生借书说》课文相关文学常识作家:袁枚,号简斋,自号随园主人,清朝文学家。著作《小仓山房文集》。:“说”是古代的一种叙议结合的文体。: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第一部分(第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第1段交代写作此文是缘于黄允修借书一事。第2段首先用了“天子”、“富贵人家”少有读书者和“其他祖父积、子孙弃”三个事实论据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作者用人们对于“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的不同态度作对比,深化和扩展了论述。从心理和行为角度再次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第3段以自身少年时借书难、读书专和为官后藏书丰、少读书的经历进行对比,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第二部分(第4—5段):紧扣“借书”,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希望其读书专,归书速。三、写作特色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习题A套阅读《黄生借书说》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著有诗文集。(2分)。(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3分)。B、第二段将人们对待借来的书和属于自己的书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C、第三段是以许多读书人的真实经历作为论据的。D、文中“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一句,是作者向黄生明确了自己的观点。【答案】;《小仓山房文集》。(书籍),儿孙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关键词:祖父、无论)(B错在应是广义的“物”,而不是专指“书”;C错在只是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论据;D错在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此处作者是向黄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B套阅读《黄生借书说》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朝代)的(人名)。(2分)(2分)(4分)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3.“必高束焉,庋藏焉”可以用成语“”来概括。(2分)【答案】;袁枚。(在我这里),明天就离开(我这里)了,我就不能再看到它了。(关键词:去、得)。C套阅读《黄生借书说》第3—4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作者是(人名)。(2分)(3分)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3分)A.“归而形诸梦”道出了“我”年少时的读书心切。B.“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为“藏书甚富,往借,不与”。“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观点。,归书要速的希望。【答案】1.《黄生借书说》;袁枚。,但是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关键词:好、致)(错在以亲身经历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五、考题链接2011届普

黄生借书说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04-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