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茶叶发展对策与建议
××县茶叶发展对策与建议
××县是全国乌龙茶的主要生产县之一,主产的铁观音、佛手、水仙均是乌龙茶的极品,产品畅销国内外,曾为国家出口创汇和繁荣地方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各色饮料对茶叶市场的冲击,以及我县自身对茶叶销售市场重视不够,总体售价偏低,经济效益差,以致许多茶园管理粗放,甚至抛荒,或是改种,出现毁一业建一业倾向,茶叶生产一度处于历史低潮。但是,我县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既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广大的消费群体支持,只要各界多加重视,共同出谋献策,加强宣传引导,增加科技投入,扩大产品开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我县茶业的再度兴起,重展昔日雄风,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使永春茶业生产持续发展,并且成为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亮点。一、茶叶生产现状永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各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时期的茶叶生产方针,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我县的茶叶生产,取得了瞩目的成效。㈠生产规模目前全县茶园面积 54898 亩,种植品种 10 多个,以铁观音、佛手、水仙为三大当家品种,占总面积的 % ,品种百分之百达到良种化。投产面积 48612 亩,占总面积的 % ,年产毛茶 3262. 吨,并且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 10 多家,精制加工厂 42 家,是全国、全省三大乌龙茶主产县之一。佛手茶的栽培面积、产量更是全国第一。㈡年产值与税收全县茶叶总产值 00 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 % ;年创税利 0 多万元,其中农业特产税 70 多万元,产品增值税 70 多万元。㈢出口创汇我县茶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 1600 吨,年创汇 2600 多万元。㈣争创名牌我县自水仙茶 1987 年获商业部部优产品,佛手茶 1989 年获农业部部优产品, 1994 年获得福建省名茶称号之后, 1995 年双双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期间共获全国和省十多项荣誉。佛手和水仙、铁观音又分别于 1997 年和 01 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㈤名优新品种引进全县现有铁观音茶园 908 亩,占总面积的 % ,年产量 吨,占总产量的 % ;佛手茶园 172 亩,占总面积的 % ,年产量 吨,占总产量的 % ;水仙茶园 12492 亩,占总面积的 % ,年产量 吨,占总产量的 17.% 。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枞、八仙、紫龙袍、青倩翠玉、金星 12 号、杏仁等名优新品种,进行优化、调整茶叶品种结构。㈥无公害茶叶生产情况近年来,生产无公害茶叶是发展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因而也得到我县的重视,于 00 年在玉斗、湖洋两镇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10 亩,年产量 115 吨。还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1 万多亩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量,年产量 1000 吨左右。二、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㈠争创茶叶名牌积极有余,利用名牌产生效益不足,总体茶价偏低我县茶业主管部门多,缺乏协调,各行其事,各部门对争创名牌积极有余,
××县茶叶发展对策与建议(精简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