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栽培技术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灵芝的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列子》中,就有关于灵芝的记载:“朽埌之上有南芝者”。1800年前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中收录中药365种,分上品、中品、下品。在120种上品中,灵芝位列上上品,高于人参。并将芝菌分类为青芝、赤芝、白芝、黄芝、黑芝、紫芝六类,还论及各芝的区域分布和药用价值。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间一直视灵芝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仙草和象征“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的瑞草,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及文人墨客的艺术描述和传颂,还有历代医师、药师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已形成浓重的以灵芝为中心的菌蕈文化。目前,已从灵芝中分离到160余种成分,主要是多醣体、三萜类化合物、核苷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氨基酸及多肽类、脂肪酸类化合物和对人体有益的25种元素,其中15种是必需的。灵芝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增强免疫功能,消除氧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镇咳、祛痰、平喘,增强和改善心血管系统,镇静、镇痛,调节内分泌,抗放射、抗逆、提高机体生命力,保肝、解毒等。而灵芝药理作用的特点是不特定对某一器官有疗效,而是促进机体整体功能正常化,且无毒副作用。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灵芝为法定中药材。2001年我国卫生部发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中,有灵芝、紫芝、松杉灵芝三种。灵芝科共有184种,我国有104种。其生态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温带。在我国的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南集中西北稀少的格局。灵芝在生物界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灵芝属有76种,目前研究和栽培较多的是灵芝、紫芝、密纹薄盖芝、松杉灵芝及树舌等。其中以灵芝最多。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灵芝的形态特征灵芝菌丝是一种多细胞的丝状物,孢子萌发形成单核菌丝(一次菌丝)纤细,抗逆性差、不结实。相对单核菌丝接触,细胞配合形成双核菌,洁白粗壮,生命力强。生产上用的母种、原种、生产种都是双核菌丝(二次菌丝)。子实体是灵芝双核菌丝组织化形成的,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肾形、半圆形,盖直径3-32厘米、-2厘米,幼嫩时淡黄色,成熟后表面红色或红褐色。盖表面有同心环带和辐射状皱纹,边缘钝。菌管淡褐色,管口近圆形,每平方毫米有4-5个。菌柄中实,多偏生,长2-20厘米,与盖同色。灵芝生长发育条件影响灵芝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有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这里主要介绍理化因素:温度、水、湿度、酸碱度、氧、二氧化碳、营养元素等。营养灵芝是一种木腐生菌,凡是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如木屑、棉籽皮、秸秆、谷壳、麸皮等;经过科学配制均可作为培养灵芝的基质。灵芝生长的营养物质有碳素养分、氮素养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碳素养分灵芝不能利用纯碳和氧化状的碳,只能利用还原状态的有机碳、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糖等。主要来源于木屑、棉籽皮、秸秆、谷壳等栽培主料。氮素养分灵芝能利用还原状态的有机态氮。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栽培主料中含有的氮往往不能满足灵芝生长的需要,培养料中要添加含氮量较高的麸皮、米糠、玉米面、饼粉等辅料给予补充。灵芝菌丝生长吸收和利用的碳素、氮素养分的比例为20-22︰1;子实体形成阶段为33︰1。矿质养分自然界矿质元素种类很多,灵芝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养分有28种,其中磷、
灵芝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