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出一方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出一方官,这“水土”说的就是风吹雨打、日积月累的地域文化。土壤、气候、饮食习惯等方面因素对一个区域内某一群体性格形成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这期所关注的古代四川官员。
古人曾这样形容江浙一带人的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意思是这里气候温润,因而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会经商赚钱,历史上的江浙人多做官、善做官。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家族观念都非常强烈。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聪明。
那么四川呢?历史上四川地区人做大官,做清官的大有人在,反而,大奸臣、大贪官数量较少。里面有什么原因?
巴蜀大地文明早启,历史悠久。在距今约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在大约商朝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巴、蜀,尤其是以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交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四川人才辈出的历史条件。
巴蜀大地兼具水之灵性,山之风骨,这些灵性毫无疑问地都惠及到四川官员头上。有位作家曾这样形容,四川走向全国的名人中,不光是文人多壮丽,就连输出的官员也是很风雅的。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东坡,哪一个没有个性和气质?这和他们生活所在的名山胜水陶冶滋润是分不开的。
天时地利具备后,人的因素成为历史上四川官员脱颖而出的最重要砝码。有学者称,正因为天府之国的生活压力不大,这里的人容易“无欲则刚”,对物质要求没有过于强烈的欲望,容易坚守清廉的品格。尤其在宋朝之前,四川地区在中央朝廷任要职的不多,也没有形成四川籍官员的圈子,更难以融入以北方人为主的国家官僚体系,客观上有助于“保
一方水土出一方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