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萧红的忆述.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萧红的忆述
吾生亦晚矣,呱呱落地之时,萧红已经撒手人寰三载,此间何曾有“忆”?然吾却有幸与萧军相近半世,行父执之礼,且与萧家儿女亲同手足,故闻问萧红故实多多矣!另者,吾与端木蕻良、骆宾基这二位先辈亦有接触,话题亦不离萧红。所以,实情确有可“述”。

2011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我应邀前往哈尔滨市呼兰区,参加萧红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活动。萧红生于1911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六,这次百年之祭选择在其生日的公历日期之后,农历日期之前的端午节,可见举办者用心之精细良苦。
纪念大会在呼兰区西岗公园萧红纪念广场举行,海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文坛名宿,应黑龙江省文联、哈尔滨市政府和呼兰区委、区政府之邀请,云集于此,诚为盛况。无论是呼兰区委书记的主持、哈市宣传部部长的致辞,还是众多与会者的发言,都对萧红予以高度评价,盛赞有加。呼兰地灵人杰,有“江省邹鲁”之美誉,萧红是其众多优秀儿女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传奇性人物,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另外三人是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她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女作家,一生创作的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而其在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之躯面对凶悍之世,不断反叛、觉醒与抗争,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生经历,在当时便受关注,于后世更被敬仰。游览呼兰,到处可见
“萧红”,西岗公园有萧红碑、萧红墓,城区二道街有萧红故居、萧红纪念馆、萧红塑像,还有萧红小学、萧红路、萧红文化节等等。萧红已深深刻印在呼兰人的心中,呼兰城因萧红而蜚声世界。
我打定主意,借此机会,将往昔从萧军伯父那里听闻的关于萧红的一切,进行一番近距离的体察验证。
萧红原名张乃莹,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廼与乃同音又同义,是“乃”的异体字。说是改名,其实是改字,我琢磨不出这位姥爷为什么给外孙女多此一举,改为一个异体字。大概是迺字不常见,大多数人不认识,显得深奥、有学问;或者是在八字笔画上有什么讲究。
萧红故居位于呼兰县城南二道街204号,始建于1908年,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乃黑龙江省原省长、著名书法家陈雷题写。一进院迎面是红砖垒砌的椭园形旱花池,五月艳阳,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之中是一尊两米高的汉白玉塑像,萧红身着“五四”学服,托腮凝望,姿态神情十分动人。花池后是5间坐北朝南的砖瓦房,纸糊窗棂,当中镶着锃亮的大玻璃窗,深红色的间壁墙板,橙黄榆木炕沿。中间客厅兼厨房,进门两口锅灶通东西两屋。北墙靠着八仙桌,4把硬木椅,摆放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东边两间原住着萧红的父母和弟妹,西面两屋是她和祖父母的卧室。这是东北殷实人家通常的住房格局。
萧红房间炕对面为玻璃柜,陈列着萧红在龙王庙小学读书的课本、作业、字帖、笔墨、来往书信、青少年照片以及童鞋、外罩等等。照片中最早一幅是萧红大约两岁时与生母姜玉兰合影。另一间屋陈列着萧红各个历史时期作品的海内外出版物,以及名人、朋友的题词。有茅盾、冰心、端木蕻良、美国专家葛治文、日本学者前野淑子、瑞士女作家赵淑侠等。其中最醒目的是萧军的留诗:
“浪儿无国亦无家,只是江头暂寄槎。结得鸳鸯眠便好,何关梦里路天涯。”
前几年我在撰写《萧军百年祭》时,参阅不少介绍萧红的文章,有云其父是地主,还有说是大地主,是呼兰县头等的大地主,既有财又有势,甚至强霸人妻等等。在陈列馆我看到《东昌张氏宗谱书》,里面详细记载了萧红的父亲张廷举。
张廷举(1888—1960),字选三,祖藉山东省东昌府辛县杨皮管树村,清乾隆年间,远祖张岱携族人落户呼兰,圈地拓荒。到萧红时已是第六代。张廷举12岁时过继给叔叔,“先送私塾攻读继又送入黑龙江省立高等小学毕业”,“复又升入原地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因为过继,难免客气,所以家里一些事多为萧红爷爷做主。萧红那本以家乡为背景的长篇名著《呼兰河传》中对于父亲仅有“袍衣数年,案惟三杯”的寥寥数语,对祖父却大落笔墨,一往情深。书中写到“后园的玫瑰花开了”,萧红给戴着草帽、蹲在地上拔草的祖父头上插了一圈花。祖父只觉得萧红捉弄他的草帽,等进屋“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但她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还有这样一段:“等我生下来了,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张廷举生父张维国,家居宾县猴石屯,曾任清朝地方乡约(相当于乡保长)之职,为当地的中等地主。将廷举过继给弟弟呼兰张维祯后,怕他受穷放心不下,逢年过节经常给呼兰送粮食、猪肉、薪炭等。张廷举的经济

关于萧红的忆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