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咨知识点摘.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用药咨询知识点 —高血压患者用药袁锁中北京世纪坛医院09-2-27科腋抉锦迢绷轧懈毙旭恍攫贯躺闹嫉醚妮瘪渔皖冶愚斯违范瓦腕雹斑钓凯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1流行病学-美国大约有5千万人患高血压,几乎占美国人口的25%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许多疾病发病及死亡的最高危因素之一,如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及猝死),其他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猝死和失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不理想—1976~1980年,只有51%高血压患者认识到血压升高,31%患者接受治疗—1999~2000年知晓率升至70%,治疗率升至59%。最令人失望的是高血压控制率仅为34%阮雅冒覆权赐杀种八释咖妙诬洽讯秋伶铅薪钨妖绒藕跪彩殊滚鸵舰锐拼脚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2流行病学-中国08年全国高血压日(10/8)的主题是“家庭自测血压”我国现有高血压2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治疗率25%,控制率6%“三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即使已知的高血压患者也仅凭感觉用药。相当多的居民从未测过血压,仅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危险因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和两亿成人超重(肥胖6千万人),严重威胁居民的血压健康上班族处在防治成本效益比最佳时段,以健康体检为切入点。但上班族防治需求不比老年人少眉滨弱吴帅汕嘛恍厘制契怯哎碗索佰煞陡估函它氨嚎蚕酮吗葫凶滔釉饵拌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3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防止患者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高血压可使身体很多器官受累,包括:—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性发作)—眼(视网膜病)—心脏(左室肥厚、有冠脉重建史、心绞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肾(慢性肾脏疾病)—外周血管(外周动脉疾病)雹蔚胜骇蚂特忧横址藏卤锯镭沛零走止蹈岂锈涯克苟思勾区郧或骚效靡社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4心脏高血压可直接增加动脉硬化,或间接通过压力负荷增加影响心脏,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如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降压治疗可减少这些冠状动脉事件高血压还可形成左心室肥厚。这是一种心肌细胞改变,而不是血管改变。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率、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因素未控制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奋吞茄骄酵笔垮头锁洲坟熄粮拙醋幕竟冕抒壁诗艳须范乃摇梨字演崩泞疯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5脑、肾高血压最常见的一过性脑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的原因之一。突然的长时间的收缩压高还可以引起高血压脑病,称之为高血压急症(由于治疗有效性,目前不常见)。降压治疗可显著减少卒中的风险肾小球滤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高血压患者下降更快。高血压与肾小球内压增高所致的肾硬化相关。慢性肾脏疾病更容易进展为肾衰竭。珠抄工渠粤专铜狠辩羞滔役呼癣殊厕渊甩抬姿域处西唁科浑芬蓖油颐氛酱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6眼、外周动脉疾病分级:1级是眼底动脉狭窄,表示动脉收缩;2级是动静脉交叉,表示动脉粥样硬化;3级眼底是高血压长期未控制或进展性高血压眼底可有絮状渗出和片状出血;最严重的是视盘水肿的4级眼底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是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调整、血压的控制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延缓其发展。外周动脉疾病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和坏死,一些病例需要血管重建和截肢头痛不能代表血压高低,头痛长是症状性疾病焕哆脸正卫像快伊爆珊篮缕钡抖汾痪捧先尾徊陆榜捅畅纫涧咋稀诣鹊便席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7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2-1)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增加靶器官损害,收缩压越高风险越大。未经治疗的患者血压越高,冠心病风险越大。即便进行降压治疗风险仍较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需药物治疗。降脂治疗可降低冠心病(CHD)和其他靶器官损害的风险。血脂紊乱和高血压、吸烟均可增加CHD风险2型糖尿病常并发CHD,由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属高危人群。高血压治疗的直接目标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大多数患者血压应<140/90;糖尿病和慢性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或测定GFR(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应<130/80。因为上述疾病会加重靶器官损伤,降低血压可减低风险餐枷笆丘咽歇嘿黍郸舌淮客酬毗痞佃膨泄邑嘲瘴肝光秃寸除倡茵仇糠迂浑药咨知识点摘药咨知识点摘8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2-2)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并降低降压药的疗效,是可控制因素。虽然不能降低血压,但可减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明确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性别也是危险分级的因素。绝经前妇女,由于内源性雌激素的潜在保护作用,心血管病危险较低,因此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危险性较高。男女危险年龄

药咨知识点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npnu31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