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工程2班张海峰09204020229我的家乡灵璧,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与徐州交界。灵璧自古就称为“奇石之乡”,而且还是垓下的古战场,项羽和刘邦撒过汗水和血水的地方,那唯美的霸王别姬的发生地。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灵璧人的生活环境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也使灵璧成为了全国贫困县。这些问题可能是中国人性的问题,也可能是灵璧人自身所决定的。我的家是县城下的一个小乡村,位于灵璧县城和徐州市的中间。以前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的,由于卫生和医疗条件比较差,村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在我出生时就没有了爷爷和外公的陪伴。记得直到我五岁的时候,我们家人一直都住在土墙瓦屋内,没有庭院,只有一个简易的厨房,记得计划生育时我家的大门还被拆走过。那时父亲依靠在乡里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母亲则成天待在那五亩多田地里。在我的记忆中农忙和过年是最忙的,因为在年末时,父亲做的点心会买的比较好,所以我们也就跟着忙了,在农忙时,全是手工的,而且那时全村只有一辆拖拉机,要为一家一户工作,所以农忙会持续近一个月。闲暇时间,村民就会聚在一起赌博,所以那时父母经常闹矛盾,而我们小孩不是聚在一家有电视的家里看电视,就是满庄的乱跑直到天黑。那时乡里有一个水泥厂,就在我家门口,那烟囱喷出的灰尘就像是漫天的大雾,可那是全县唯一的一家水泥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土地和做点小生意已无法生存,所以村中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平时只能看到一些老人和孩子。在父母出去打工几年后,回来就盖了新房,石头墙瓦屋的,还盖了院子。在农忙时为了方便父亲和大伯合买了一辆拖拉机,农忙变得轻松多了。我在村里的学校上课,学费不算太多。记得那时乡里办了个造纸厂,经济利益还不错,但搞的全乡的河水都受到了污染就被关掉了。那个水泥厂也换了个环保烟囱,排出的灰尘比较少了。那时,县领导也在大力发展文化,争取打出灵璧的特色。现在的灵璧发展已初具规模,村中的变化很大,农村的生活也渐渐的好了起来,很多人都盖起了两层小楼,有线电视也接进了村子,乡里办起了幼儿园和养老院,而且卫生室也建了起来。“村村通”公路更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校的学杂费也给免了。在文化上,灵璧已“石文化”为主导,打出了“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的口号。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宣传,“灵璧磬石”已经在全国的奇石市场上大有名气。灵璧石居全国四大奇石之首,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以色、形、质、纹等储美而扬名,享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之美称。在“99昆明世博会”上,灵璧石荣获金奖3枚,银奖6枚,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2012年4月在灵璧举办的“国际奇石展览会”更是展现了灵璧石在全国奇石市场的地位,也让灵璧石走向了全世界。同时,灵璧也在大力宣传“虞姬”,虞姬墓在县城的东面,几经整修,扩其旧制,增设新观,已成为环境幽美、声播遐迩的名胜景点。无数中外名人、游客仰姬高风,纷至沓来,吊祭英灵。灵璧有“一美,一‘丑’,一奇”之说,灵璧的三件宝:美的是虞姬,奇的是灵璧石,那“丑”的,便是钟馗,钟馗画以“丑”唯美,“土而不陋,俗不伤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9年10月,孙淮滨先生钟馗图被评为“新中国国礼”,他也被评为“国礼艺术大师”,并被授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钟馗画)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3年,灵璧被文化部授予“
奇石之乡--灵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