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关象棋的事情第二章有感于学棋---涂仁革.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有感于学棋——涂仁革    看《棋艺》杂志已经不是以一两年的时间了,我并不是什么专业的象棋理论撰稿人,所以写不出什么既理论深刻又辞藻华丽结构严谨的文章。但是我作为一名中国象棋的爱好者和教育普及工作者,以为我对棋艺和《棋艺》的热爱,我觉得有责任、有必要以一种诚恳真诚的态度,和朋友们谈谈心里话。    我1952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不知道是几岁的时候学会的下棋,现在想来大概是和邻居大孩子们玩时看来的,真正对中国象棋感到入迷是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限制,除了看看革命电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有点像夏雨主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生活场景)。于是,慢慢的我养成了每天和同学下棋的习惯,后来发展到每天不下几盘总觉得像犯了瘾似的,到了小学5年级的时候,我的棋艺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校已经没有人能下赢我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文化浩劫使得中国这片土地上,上演了一场人人都是哲学家、政治家的悲喜剧或者说是闹剧。我本人是“文革”的受害者。因为种种原因我父亲挨批斗,取消了一切职务和待遇。从此我们家的生活进入了另一个状态。和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年青人一样,我渴望读书和学习、渴望能过安定的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不幸已经降临,我必须学会生活下去。14岁那年在亲戚的努力下我进入了工厂工作,算是逃过去了农场改造这一劫,成为一名搭着板凳工作的工人,于是下棋填补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埋头下棋不问世事成为我的生活宗旨。现在想起来,不由的记起了古人的一句话“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隐,反正是隐于棋了.    1969年在工厂工作的时候,无意中认识了一个老家是汉口的同事,并和他成为棋友,从他口中得知他的邻居就是当时在武汉三镇赫赫有名的柳大中,柳大华兄弟一家。下棋的人都知道,当时的柳大华是在其哥哥柳大中的影响下学忆力惊人,熟背《梅花古谱》杀遍武汉三镇而得名。我的那位同事非常的热心,他看我一天到晚都想着下棋想着提高棋艺,就帮我联系了他的邻居柳大华一家。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有幸了见到了当时江湖已经小有名气的柳大华,开始了我正式拜师学棋的生涯。回忆那段时光是我人生最快乐,最难忘的日子!每天下班后大华老师在寝室给我指导下棋,状态非常非常投入。因为当时条件太差,我只能请老师吃厂里的食堂,晚上我睡地上,大华老师睡我的寝室。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对不起老师!    后来柳大华老师连续获得了80年81年的全国个人冠军,晋升为中忆功底和心算能力,能同时表演1人对20人的闭目棋赛,让人叹为观止!外国朋友送他一个“东方电脑”的美誉。但是不论他获得多少冠军或者什么其他头衔。至今,我们湖北棋迷任旧喜欢叫他大华老师或者有人干脆叫他大华。    “文革”结束后,使得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中国象棋的研究中,同时也有机会走出去比赛,认识了我们湖北的一大批高手,1991年2月和11月我有幸和他们一起,担任大华老师宜昌行的接待工作,以后我能多次有机会参加大华老师1对12的闭目棋赛,这些都让我的棋艺有很大的进步,为此我在心底里特别感激我的老师和这些棋友们。    有人说同行生嫉妒,我不同意这句话!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人在桌上推演战争的工具,象棋它不单单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个包含深厚文化内涵

有关象棋的事情第二章有感于学棋---涂仁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4-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