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oc腰间盘突出症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30000【摘要】目的:探究腰间盘突出症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木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82-01腰间盘突出症,亦被称之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山症,属于骨科疾病范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因腰椎间盘各部分呈现出退行性改变趋势,以髓核表现最为突出,基于外力作用下,致使退变程度逐渐加重,纤维环位置发生破裂现象,髓核组织经由破裂处向后方或椎管内突出,导致相邻的脊祌经受到刺激和压迫,诱发腰部疼痛等症状[1]。临床上,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即膨隆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和突出型。目前,手术是腰间盘突出症常用治疗方式,并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较佳[2]。为探究腰间盘突出症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木院以30例经手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包括11例男性和4例女性,35岁至57岁为患者年龄区间,()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实验组,包括9例男性和6例女性,37岁至55岁为患者年龄区间,()岁为患者平均年龄。所奋患者均符合腰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II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例如,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绝对卧床护理:护理人员保证床铺处于平整、舒适状态下,叮嘱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将小腿适当抬高,促使髋骨和膝盖存在一定弯曲度,在放松腰部肌陶的基础上,促使腰间盘内压处于最低状态下,达到自然吸收突出间盘的0的,迫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需注意的是,绝对卧床时间因控制在4周以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翻身和按摩工作,强化皮肤护理,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现象,防止压疮,为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保障。(2)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表现出消极情绪,例如,恐惧、暴躁、抑郁、焦虑等,影响治疗效果。鉴于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促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主动配合医生治疗。(3)生活饮食护理: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休息,肠蠕动速度缓慢,易出现便秘。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
腰间盘突出症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