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测验技能
第一节 测量量表的分数和常模
第二节 测量的信度、效度与项目分析
第三节 测验结果的解释
1
第一节 测量量表的分数和常模
第一单元 编制测验量表
第二单元 量表分数的转换
第三单元 建立常模的过程
2
第一单元编制测验量表
参考高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部分
3
第二单元量表分数的转换
1. 发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发展顺序量表
智力年龄
2. 百分位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百分等级
百分点
四分位数与十分位数
3. 标准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智商的计算及意义
4
发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说明发育超前,否则即为发育滞后。
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
将标准化样本中每个年龄组的平均原始分数作为年龄常模。通过将原始分数与年龄常模对比,便可求得每个人的智龄。
5
百分位常模分数的计算与解释
百分等级
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百分点
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正好相反。百分等级是计算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百分比,而百分点则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
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而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分成的四段。十分位数也可以依此类推出,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
6
标准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
Z=A+BZ
对每个原始分数值计算累积百分比;
在常态曲线面积表中,求出对于该百分比的标准(z’)分数。
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标准九分: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7
智商的计算及其意义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
必须指出,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见附表)。
8
注意事项
发展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只适合于所测特质随年龄发生变化的情况,对成人不适用;
只适用于在典型环境下成长的儿童;
一年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含义。
百分位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属于顺序量表,缺少相等单位;
靠近中央的原始分数差异扩大,而两极端的差异缩减;
不能比较和说明不同被试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标准分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计算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时,特质的分数实际上应该是常态分布;
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不同。
9
第三单元建立常模的过程
:
: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组抽样
分层抽样
3 .常模分数表示法:
转换表表示法
剖面图表示法
10
三级心理测验技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