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的格局和变化趋势
当今世界上,集团政治依然在产生影响。在没有两大集团对抗的情况下,众多不等距离的三边关系,对国际形势、世界稳定、国际和地区格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解决热点问题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等等,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
对抗趋缓反映国际形势变化
20世纪,不同集团和不同阵营之间的政治对抗、经济竞争、意识形态分歧明显,对世界、地区格局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终告结束。集团与集团的对抗,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但这种对抗对国际政治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正在不断衰变。
不同利益集团的对抗趋缓,反映在冷战结束以来的20年间,国际形势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没有一个集团具备这样的实力,可以与美国及其同盟国集团、北约分庭抗礼。二,美国深陷战争泥潭,调整政策,缓解了集团和集团之间的对抗势头。三,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对国与国关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美、欧、日相互贸易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中国依赖于美、欧、日的投资和市场,这些国家也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产品。特别是美国,近年来财政出现高额赤字,依赖发行国债,处境十分困难。中国、日本和英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这种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使各个国家都认识到“零和游戏”不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选择,在当今的条件下,争取双赢和多赢是可能的。四,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反对毒品,应对气候变化、传染性流行疾病等各种非常规威胁,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不等边三边关系蕴含变数多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指出,从里斯本到海参崴是一大棋局。美国要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和世界霸主地位,要在从欧洲、外高加索、中东、中亚直到太平洋这一广袤地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一地区事实上也正是从大西洋一端美欧俄三边关系开始,直到太平洋的另一端美中日三边关系结束。在这一地区,各个国家组成多个三边关系,构成局势最为复杂多变的地区,任何一组三边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其他三边关系的变化。
三边关系中的三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时起时伏。从力量制衡方面来看,两个集团之间的争斗更多的是你死我活,你胜我败。而在三边关系中,相对而言取得力量的平衡较为容易。三边关系中,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在不同的问题上,保持二对一的局面是常态。但这种局面处于不时变化之中。在三边关系中,有时两个国家关系密切缓和,有利于第三国,有时则不利于第三国。但总体上说,三边关系的对抗烈度要远低于两个集团的对抗烈度。
三边关系通常是不可能等边的,在三个国家中,往往有一个国家处于主导和较为有利的地位。美国在中美日和美欧俄的三边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美欧日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同,往往与中国和俄罗斯持不同立场。因此在这两个三边关系中,日美对中国、美欧对俄罗斯,形成二对一的局面是常见的态势。但是中日有共同利益,在某些方面的相互关系比两国与美国的关系还要密切。同样,在美欧俄关系中,美国固然在“弱俄、制俄”方面和欧洲合作,但美国对欧洲也并不完全放心,不时利用新老欧洲的矛盾,牵制欧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一三边关系中,欧俄仍然有合作牵制美国的余地。
处理三边关系不能“非此即彼”
近年来,美国提出中美两国共同治理世界论
现代国际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