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中学语文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文/郦娅萍【摘要】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首先是“怕”字当头,不知从何入手。每次作文练习学生绞尽脑汁,痛苦万分。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平时要求学生作文时,忽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平时若多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再加以适当训练,我们会发现,写作也能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快乐!关键词 激情;训练;升华写作执教几年来,最大的感受是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状况呢?有人认为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不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开始我也是认为如此,教学生去积累素材,可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这不能不会令人怀疑以前的做法。后来我想,恐怕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平时要求学生作文时,忽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看来,要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就应该以激促写,升格写作。一、激情:抓住作文“活动性”特征,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一)组织“活动”,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写作兴趣社会本身是由有感情的人构成的,即使自然景物也是风月有意,草本无情,山河显志。学生积极投身生活,投身自然,生活的色彩无疑会影响感染学生,无论是崇高的、悲壮的,还是卑鄙的、丑陋的,都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指向,形成他们对社会、对人事的基本看法,这些基本看法、态度长期积贮,不断思考,学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长期积累,偶尔得之”,这是扑捉灵感的基本条件,当他在一定环境下把自己的感受经验和观点向他人倾诉时,文思泉涌,情真意切,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而不再是“腹中空空如也”。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社会活动。如组织游览观光、参加市场工厂,访问英雄模范、了解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而且也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材料,培养写作兴趣。(二)寓“写”于乐,激发兴趣《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者来说,“乐之”是一种最佳的理想境界。学生如果把作文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那么作文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成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乐”起来呢?我们在初中作文中尝试了“游戏引路在前,作文紧随其后”的实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作文开始了,主持人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一次名为“张冠李戴”的游戏活动。主持人先叫大家在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又在蓝纸上写上“在什么地方”,又在红纸上写上“干什么”。这时,学生已开始有点兴奋了,游戏开始了,主持人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抽报三张纸上的内容,“李静——在水上——跳舞”、“高年雨——在厕所——吃饭”、“张南——在书上——唱歌”。随着白、蓝、红纸上的内容随意组合,学生的情绪渐趋高涨,欢声笑语一浪超过一浪,接着,游戏进入第二轮,请学生上根据说到的内容表演小品,尽管演技不太高超,但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大家的热情都非常的高,这是一般的作文课上见不到的,表演结束后,教者立即布置学生写作文,并提出具体的要法,结果学生在20—30分钟内
浅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