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滨州高新区土地征用农民拆迁赔偿问题的调查-会计关于滨州高新区土地征用农民拆迁赔偿问题的调查 王笑男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征用成了时下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激化的政府与被征地的农民之间的矛盾,我们运用实际调查的方法,将最真实的调查数据反映出来,从土地征用农民拆迁赔偿面临的种种问题到其解决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关键词 :城市化;拆迁;赔偿;保障制度面对土地征用的问题,一面是百姓安身立命的生长之地,一面是国家城市化进程需要的规划用地,在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大前提下,百姓不得不移居他地。土地征用,农民拆迁,必然会产生很多拆迁赔偿问题。一、:拆迁过程中的住房问题是最让人关注的。根据我们在高新区拆迁办的实际调查,按照拆迁办的文件规定出台了三方面的拆迁措施:一是拆迁后的农民按照农村户口数量给予住房面积,理论上是1人50平米,然后再根据村民的旧房补偿数额和个人经济能力报名安置房,超出补偿面积的按900元/㎡的价格出售。二是村民进行合村并居以后,财政再给予每人每年200元的财政补贴。三是在农村社区建设楼层为三层户型40㎡的无障碍通道老年公寓,方便孤寡老人的入住。然而在一系列的政策背后,还有一些难以调和的问题存在。首先,是农村户口的问题,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员和在外地上学的子女的户口都已随之转出,按照政策规定就无法分到安置房,这是很多的钉子户不同意拆迁的原因。其次,那一笔补偿面积之外的住房款对于大半辈子都在务农的农民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在农村,儿子娶媳妇可以在自家的田地里造一间房,不过10多万,父母亲辛苦一辈子可能还能实现这个愿望,但是一旦土地征用,也就意味着农民除了国家分配的房子面积外什么都没有了,只能和城市居民一样要买房。这让许多的村民对拆迁望而却步了。最后,拆迁后的社区要规划,不象原来想住大点的房子造大点的房子就行。:住房之后,失去土地的农民们面临着如何维持生计的问题。按照高新区出台的补偿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三项费用补偿下来大概每家可以分到10到20万左右的补偿费用。单看这笔钱的数目,确实不是一笔小钱,但是将这笔钱落实到一个几口之家几十年的生计问题,那它还足够吗?拆迁后的农民也有工作,但是基于农民文化和技术水平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所以就轮不上他们做什么高薪的工作了。一般都是一些工资微薄的城市底层的工作。这样一来,工资和日常生计开销就构成了拆迁农民生活的一个巨大矛盾。有着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计需求,有着一样的日常开销,但是却拿着比他们少很多的工资,还要确保自己不能生病,因为没有足够的医保来支撑。失去了陪伴自己一生的土地的庇护,不仅是物质上失去了保障,心理上也丢失了那种农民的踏实感。:我国的医疗保险事业在近几年中有着蓬勃的发展,现在几乎每个农民都有农村合作社的医疗保险,但是和城市居民的医保相比,农村的医疗保障实在是微乎其微。农村的医保只适用于社区医疗中心还有乡镇医院,在市区医院是不能通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趋突出。拆迁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问题亟待解决。:教育是一个家庭里最被重视的问题,拆迁后的农民过上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小区生活,子女也被划分到和城市小孩一起
滨州高新区土地征用农民拆迁赔偿问题的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