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州省情 教育.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贵州省情
贵州的教育
讲解人:况安滔
第一节教育
概况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德智才体)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的学校教育
广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影响人的思想品德,从而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过程。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古代贵州教育
(二)近现代贵州教育
(三)当代贵州教育
(一)古代贵州教育
古代以儒学为代表的巴蜀和荆楚文化在贵州影响较大,其中贵州第一位教育先驱子伊珍
1 唐宋时期贵州开始创办学校
2 南宋时期杨氏家族择师礼贤,建学养士且每年向朝廷举3个科考名额
3 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第一所书院“沿河鸾塘”书院
4 元代贵州贵阳建顺路儒学
5 明代大量知识分子因被贬来到贵州,其中王阳明。这都对贵州的教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且当时贵州共有官学80所,书院26所。并就地取材开科取士,全省中进士达121人,1700多人考取举人
(二)近现代贵州教育
1 清代经济不断发展学校数量增加规模进一部扩大。官学69所,书院159所,义学301所。当时贵州中举4300多,中进士600多人。相应的开设了外语,天文,地理,理化,农,工商等。
1912-1935年全省无大学一所,仅初中 2222所,中等学校32所
1949年改革开放,全省仅小学494所,中等学校81所,大学3所。
(三)当代贵州教育
1950年至今贵州教育经历了接管和改造,整顿和发展,曲折发展,全面改造四个阶段。
1949-1952年贵州教育机构进行了初步改革,成立“协助接管会”,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进行初步改革,使得贵州各类教育恢复发展。
大力新办学校,扫除文盲,使得入学率不断增长。1958年由于高等学校大调整,一批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入学率有所下降。
3 1958年由于左思想影响大跃进使得贵州教育发展迅速增长,高校35所,中等43所,普通中学5371所,小学16751所。1959年贵州教育机构调整,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数量和学生有所下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对贵州教育造成了破坏,出现停课闹革命,各类高校各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1979年“四人帮”各类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调整教育结构,颁布大中小学条例,贵州教育又恢复发展。
全面开创贵州教育新局面,十一五期间贵州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快。
一是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二是“两基”教育通过了国家的评估检查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五是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十二五提出12345的工作思路,即一优先,两全面,三抓好,四大力,五加强
二基础教育
指初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或义务教育。
(一)“两基攻坚”取得新的进展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文盲。使人口普及达到100%,全省的高中小学的入学率都普遍提高,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的任务。
(二)“义务教程”,“危改工程”助推贵州两基
大量资金投入,全省56个县尚未普九义务的县列为“义务工程”项目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意义: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两基”进程,使贵州省提前两年完成“两基”,义务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三)“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扎实推进
2005年以后开展了“两基”复查和“普实”评估验收工作以及年审工作,完成了300所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8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30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基本达到“国检”要求。

贵州省情 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