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录墙真正发挥作用-幼教论文让记录墙真正发挥作用 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时,我们看到一所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室幼儿茶杯箱附近创设了一面记录墙,墙上粘贴了若干纸杯,每个纸杯上都贴有一名幼儿的头像和姓名。班上教师让孩子每喝一次水就在自己的纸杯里插一根吸管,以实现对孩子喝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据介绍,这个办法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和激励孩子多喝水、主动喝水的作用二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做法很好,也简便易学,于是,回来后,我们就在全国推广。大家立马在各自的班里实施起来,有的还对记录的方式作了一些创新,如,有的改为插小旗子,有的改为夹夹子,有的改为套国……每到生活环节,我就会提醒孩子:“你们喝水了吗?喝了水记得去插吸管哦!喝了几次就插几根!”有一天,我发现妞妞和君君的纸杯里一根吸管都没有:我问她俩,妞妞说:“我忘记插了。”君君说:“我插过的,可不知吸管去哪儿了.”而乐乐和阳阳的纸杯里则插满了吸管,乐乐说:“我想让我的吸管看起来多一点。”阳阳数了数自己的吸管,又掰了掰手指,说:“对,我是喝了10杯水!”后来的几天里,我发现这样的情况仍然不少,只要我一疏于观察和提醒,就可能乱套。吸管倒是横七竖八地插了很多,,我感到困惑了:不用这个方法吧,我之前想要实现的激励孩子喝水的目的就达不到了;继续用这个方法吧,我实在无法时刻留意孩子的记录是否准确,到底有没有多插或少插,“主动喝水”的好办法,可是,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照搬别人创设的环境不难,可如何结合幼儿的特点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呢?让我更为困惑的是,孩子究竟为什么不主动喝水,是不需要喝水、不愿意喝水,还是一玩起来就忘记喝水了呢?对此,教师是否只要创设这样一面记录墙就能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并且,这种督促和激励真的是从幼儿需要出发的吗7您有类似的困惑吗?解决这样的问题,您有更好的办法吗?让记录墙真正发挥作用在学习好的方法时不能盲目照搬,重要的是要看清其价值和意图,同时需考虑其便利性、可行性,并关注幼儿的需求、幼儿的自主意识,思考如何真正发挥其作用。我班也有类似的记录墙,它是因幼儿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督促、激励的作用。1营造氛围,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在生活区靠近茶杯箱的墙面上,我们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每次要接大半杯水”,并在合适的高度布置了记录墙。同时,在生活区的桌上铺上台布,放上花瓶,还放置两把装有温开水的茶壶,营造家一样的氛围。幼儿可选择从茶桶中接水,也可选择坐下来用茶壶倒水,从中感受饮水的生活情趣。我们在记录墙下设置了柜子,幼儿每次喝完水就会拿起柜面上的吸管插入贴有自己照片的“茶杯”中做记录。个体的内在需求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我们正是通过外部环境激发幼儿的内在需求,从而促使他们努力达到要求的。、奖励,帮助幼儿形成习惯我们发现,小班幼儿饮水是需要成人提醒和督促的,因此,我们既安排了集中饮水的时间(如运动后、过渡环节),又留出了允许幼儿随时按需饮水的时间(如区域活动、自由游戏时间)。我们引导幼儿每次喝完水后拿一根吸管奖励自己。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形成动力定型,逐渐养成“插吸管”记录的录及时提醒个别幼儿:“你喝水了吗?”每天离园前我们会安排一次集中饮水时间,保育老师会在收茶杯时请幼儿自
让记录墙真正发挥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