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ppt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提纲§?§?§§§§?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法则:分类:任何事物都有其所属的类别,认识事物时首先识别类;(抽象)组成:复杂事物都是由简单事物组成的。(聚集)面向对象基本思想: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客观世界是由各种互相联系的对象组成的;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系统。3§?1. 面向对象技术采用主体-动作模式来刻画世界,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对于面向对象的用户界面,总是先选定一个界面对象,如一段正文或者一个图标,然后在这个对象上进行操作;对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先指定接受消息的对象,然后才在对象上执行消息指定的操作;对于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也是先确定系统中的实体对象,然后再确定在这些对象上可能实施的操作。传统的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最关心的是过程,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参数传递的。面向对象中的数据是主动的,面向过程中的数据是被动的。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时也是先主体后动作的。4§?程序设计方法学要求分析、设计和实现一个系统的方法尽可能地接近认识一个系统的方法。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普遍运用着三个构造法则:(1)区分对象及其属性,例如,区分一棵树和树的大小或空间位置关系。(2)区分整体对象及其组成部分,例如,区分一棵树和树枝。(3)不同对象类的形成及区分,例如,所有树的类和所有石头的类的形成和区分。5§?构造程序常用的方法如下:功能分解法:功能分解=功能+子功能+功能界面功能分解需要经验功能及其子功能只是间接地反映问题的实质,即使分析员认为功能划分清楚了,仍然无法验证功能集合是否精确完整地表达了问题需求。功能经常发生变化,功能的大小(粒度)如何选择?程序=算法(为主)+数据结构(为辅)[wirth定律]问题空间和解空间不一致6§?数据流方法数据流方法=数据流+数据转移+数据存储+数据字典+加工说明将世界映射为数据流和加工类似于事件及对事件的处理着眼于数据的变换(IPO),容易验证需求描述的准确性,不是简单的功能划分。分析的时候强调数据流,但是设计的时候强调功能,这样分析和设计之间必然进行转换。因此,问题空间和解空间仍然不一致。7§?信息模型方法(实体关系图,语义数据模型)信息模型方法=实体+实体属性+实体关系+抽象实体+关联实体没有描述实体的服务没有描述实体之间发送消息的动态行为,只描述了静态的关联。扩展ER图才描述实体的分类和组成结构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对象(属性及其服务)+分类+继承+消息对象将属性和服务封装在一起直接从问题空间映射为解空间8§?系统的易变性和稳定性功能数据流实体对象(过程抽象数据抽象)需求容易变;外部界面容易变;数据属性容易变;问题空间中的对象是稳定的。面向对象将系统变化限制在对象范围内,并加以控制,变化对系统的影响范围小。9§?对象工程的wirth定律程序=(算法)+(数据结构)程序=(算法+数据结构)对象=(算法+数据结构)程序=对象+对象+……+对象面向对象并不排除功能划分,只不过功能划分的角度是站在外部使用者角度的,而且这些功能最终要分配到主体对象上。10§?(1)模块定义 软件被划分成若干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部分,它们被称作模块,这些模块相互连接组成满足应用需求的软件系统。模块化是软件对付复杂问题所应具备的关键特性。(2)模块的特征 模块的基本特征是抽象和实现信息隐藏。模块分模块界面和模块体两部分。模块对外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只能通过模块接口进行。模块体是模块的具体实现细节,对外是不可见的。抽象和信息隐藏正是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3)模块化原则可分解性: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模块应该具备一定的层次结构。可组合性:组合的模块中有些是可以复用的;模块必须具备较高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具备规范的接口,易于组装。可理解性:模块必须具有完整的语义特征,易于理解。面向对象正好满足模块化的要求。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512 KB
  • 时间2019-04-18
最近更新